“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这是四川民间流传甚广的一首民谣。说的是明代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故事。
传说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为了将来能找到所藏之宝,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迷失,便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宝记号,谁发现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张献忠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张献忠,绰号黄虎,又称八大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一边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内忧,一边是满清叩关入侵的外患。
张献忠和另一个领袖人物——李自成联系在一起,他们曾经被视作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
但张献忠的资历比李自成还老。明末农民军分为13家,张献忠乃是与高迎祥平起平坐的13家领导人之一,李自成则只是高迎祥的部将。
不过,李自成更能审时度势,顺应民心,因而后来居上,发展势头超过了张献忠。
1644年,当李自成向北京进军并最终逼得崇祯上吊自杀时,张献忠率部从湖北转战四川。
1644年8月,张献忠占领成都,3个月后,他在成都称帝,建号大西。然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很快就走到了末路。
“大魔王”残暴好杀
张献忠从湖北进入四川,占领渝州后,为了震慑四川军民,下令把30万人割去耳鼻或双手,驱往四川各地,用以警告各地军民:凡是胆敢反抗的,一律如此处理。凡是自动杀了王府官绅并恭候的,秋毫不犯。
各地军民的反抗,加深了张献忠的愤怒和仇恨,下一次的屠杀也就变本加厉,而变本加厉的屠杀,必然刺激军民更强烈的反抗
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后,他派往各地的官员,有的到任两三天就被杀,有的县甚至三四个月内连杀十几任县官。
张献忠祠中塑像
李自成称帝,满清入关,福王建南明,三家的势力都远在张献忠之上,且都把张视作敌人。张献忠非常明白,自己没有力量与三家强敌抗衡。于是,张献忠破罐子破摔地对四川执行了更大规模的掠夺与屠杀。
这一点,鲁迅先生曾经分析过:他开始并不想杀人,何尝不想做皇帝。后来知道李自成进了北京,接着是清兵入关,自己只剩了没落这一条路,于是大开杀戒。
宝藏悬案
张献忠要出川,有两条路可选,其一是北上的陆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蜀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条路崎岖险峻,又有李自成部将占据保宁一带,并且大量金银十分笨重,不便运输,所以,南下的水路才是最佳选择。
张献忠携带的千船金银珠宝从成都顺水南下,在四川彭山县江口镇“老虎滩”一带遭到川西官僚杨展的突袭,千船金银珠宝绝大都分随船队沉落江中。
据《蜀碧》所载,张献忠逃回成都后令人截断锦江,在江底挖了几个数丈深的大坑,把皇宫剩余金银埋入坑中,尔后决堤放流,将参与埋宝的士卒、石匠杀死,这便是史书中的“锢金”。
张献忠“木鞘藏银”
埋好宝藏后,张献忠逃至川北,并于数月后被鳌拜斩杀,(一说为清章京雅布兰射杀),从此江口沉银与锦江埋宝的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成了中国历史上一大藏宝悬案。
传说并非子虚乌有
史书中张献忠与杨展,在江口鏖战、遗留下无数金银的传说,可能由来非虚。2016年10月,一个70余人的文物贩卖团伙落网,追缴回来的不乏虎钮金印、“西王赏功”钱币、金册、银册、金锭、银锭等珍贵文物,江口沉银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发掘区全景
鉴于江口沉银遗址已被盗掘,且暴露了许多高规格的精美文物,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金封册
这片水域已发现3万余件文物,包括“西王赏功”钱币、金册、银册、金锭、银锭、戒指、耳环、发簪以及铜锁、钥匙、秤砣、瓷碗等生活用品,其出水文物种类之丰富、级别之高堪称罕见,被视为继北京定陵之后,最重要的明代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晚明社会生活有极大的帮助。
“江口沉银”二期挖掘现场
2018年4月10日,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江口沉银遗址)入围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些珍贵文物在江水中沉睡了370多年。它们是那些百姓惨痛命运的见证,也是可唤醒的尘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