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曾候乙编钟——改变世界音乐史的千古绝响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7-19 10:52:31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古建中国
核心提示:我来自2400年前礼乐制度盛行的战国时期,共由六十五件青铜乐钟和钟架组成的庞大乐器。

  我叫曾候乙编钟,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相信大家对我有所了解,是在之前的《国家宝藏》中。


  这次来参加#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虽然算是自带流量了,但也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了解中国古老音乐史。



国之重器


  我来自2400年前礼乐制度盛行的战国时期,共由六十五件青铜乐钟和钟架组成的庞大乐器。


  共三层八组,钟架重1665公斤,钟架上的挂件重2755公斤,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整套编钟音域宽广。


  我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先秦编钟里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铸造最精、音律最全、保存最为完整、气势最宏伟的成套青铜编钟。


曾候乙编钟的精美支架


  除了铸造之术令人震撼之外,我的出土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打破了“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的说法,证实了中国才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编钟虽只是钟,但我拥有的音域仅仅只是比钢琴少一个八度,青铜与音乐造诣就是一个世界奇迹。


  曾让身为品鉴大师的王刚也忍不住鞠躬致敬的我,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国之瑰宝”,甚至曾经一度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当然,这个是有点夸张了,不敢当。


编钟之王


  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



  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春秋战国时期,野心勃勃的楚惠王欲吞并曾国,善于外交的曾国国君曾侯乙,也就是我的主人,得到大量青铜,不造兵器却造编钟,用礼乐感召楚惠王,在乱世中保曾国一份安宁。


音乐宝库


  我出土于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在城郊一座小山包上,武汉空军某部雷达修理所在擂鼓墩东团坡一带扩建厂房,开山炸石。结果,一炮下去,我主人的墓被发现了,沉睡于地下2430年的我,也重见天日。


出土现场


  墓室面积有220平方米,分为北、东、中、西四室。东室是墓主的寝宫,出土1具双层套棺、8具陪葬棺和1具狗棺,由于墓中大多数青铜器上铸有“曾侯乙作”的字样。


  曾国即为史书中的姬姓随国,始祖为周朝开国大将军南宫适(括)。曾国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而我的主人曾侯乙就是南宫括的后辈,姓姬名乙。


曾侯乙编钟上的文字


  曾候乙墓是一个乐器的宝库,共出土文物7000余件,其中最有价值的是124件乐器,共有编钟、编磬、鼓、瑟、琴、笙、排箫、篪8种和1件不知名的五弦乐器,出土乐器数量之多,质量之好、品种之全,保存之完好都是前所未见的,其中的排箫与建鼓还都是首次发现。


我曾演奏过三次


  第一次,在编钟出土后3个月,恰逢建军节。第一次向世人发出它浪漫而又千古的绝响;


  第二次,1984年,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在中南海奏响;


  第三次,1997年香港回归奏响。


  两千多年前传来古老的声音,述说当年的繁华盛世。



  在众多文物种类中,青铜器往往是超越了瓷器、玉器、丝织品等种类更加震撼的存在。我们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印记。


  现在常说“文化自信”,让文物“活”起来,我们不想做“大家闺秀”,我们想走近你们的身边。只有更了解我们的故事,才能让沉睡的历史说话。


 
标签: 国宝

本文标题: 国宝︱曾候乙编钟——改变世界音乐史的千古绝响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53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