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
民俗专家认为,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
现代人将古人的思想文化传承,但是它的由来和习俗,你又知道多少呢?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源于道教的三元说。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现在民间俗称为鬼节、施孤、七月半。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传说中元节是地官赦罪之日,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元节与清明节不同,清明的“鬼”其实就是先人,但中元节的鬼却有孤魂野鬼和祖先两种含义。
为什么中元节不如清明节有名?
中国有三个鬼节,分别是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
三个“鬼节”中,只有清明节在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其他两个似乎渐渐被人遗忘。
即使在没有法定假日加持的情况下,清明节在民间的地位和名气一直胜于后两者。为什么呢?
以中元节为例,对比其他几个传统节日,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一、缺乏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个好的故事,就像一个好的招牌,有助于节日的传播和存续。
二、与其他节日功能重合。清明节的出现要早于中元节,且又有迁客骚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种耳熟能详的诗句加持,人们很早就知道清明节在祭祀祖先上的作用。
三、缺乏独特的节日形式和象征物。端午的龙舟,中秋的赏月,春节的放鞭炮和贴春联,是不是每个都让人联想到固定的节日。缺乏这些参与感的形式,难以在人们心中扎下根来。
中元节那些你不知道的习俗
普渡
不少人会在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荡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
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
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
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
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人们认为,中元节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
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
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烧包
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放焰口
七月十五这一天,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
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等字样。
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抢孤
在普度的广场上搭起高丈余的台子,上面放满各式各样的供品。普度完毕,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就蜂拥而上抢夺。
因为七月普度鬼魂群集,为了怕它们流连忘返,所以有人发明此活动。据说当鬼魂看到一群比自己还要凶猛抢夺祭品的人时,会被吓得逃开。
送羊节
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在古代,羊代表吉祥之意。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
“孝”日
了解了中元节的习俗,可不要以为七月十五的核心,是“鬼”。
中元节可是个地地道道的“孝”日!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供奉时行礼如仪。
中元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它表达了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
中元节是孝道文化的传承,是人们情感的载体。
作为我国古代文化核心之一的孝道,受到儒释道三家的极力推崇,即使是在今天,孝道文化依然经久不衰。
重视中元节,提倡传统孝道,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