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关于古人开学的那些事儿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8-31 09:39:56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古建中国
核心提示:在古代,“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

  又到了开学的日子,就问一句,作业写完了吗?


  记得小时候,每次开学,家长总是忙里忙外,开学当天,学校门口更是被各式车辆围得水泄不通。而我们,则负责交作业、包书皮、听国旗下讲话、看开学第一课......


开学季


  如今,学校开学报到第一天,可以说是很有仪式感了~那么,古人的开学又是怎么样的呢?要知道,古人的开学可是办得非常隆重。


  在古代,“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


古代开学仪式


  古代的儿童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古人的开学仪式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


  正衣冠


  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步,叫“正衣冠”。在这个环节里,学童们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


正衣冠



  古人有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先正衣冠,再做学问,这是古人们的共识。可见,古人十分注重学生们仪表的整洁。


  整理好衣冠,学童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集合于学堂前。恭立片刻后,在先生带领下,进入学堂。


  行拜师礼


  入学堂之后,便是拜师礼。学童们在先生带领下,先拜孔子先师。拜完孔子,再拜先生。


行拜师礼


  古时候,拜先生可不能空手去。开学那日,家中父母定会早早为你准备好六礼束修(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是用以表达弟子心意。在孔子时期,干瘦肉条也相当于学费。)


  到了拜先生那会,你只需要把准备好的拜师礼拿出来就好。之后,便是学童间互相鞠躬,表示互爱互帮。


  净手静心


  行过拜师礼之后,学童们需要根据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入水盆中,正反各洗手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是净手净心,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去除心中的杂念,认真学习,发愤图强。


净手静心


  朱砂启智


  最后一个步骤,是朱砂启智。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童眉心处点上红点,为学童们朱砂开智。


  朱砂点痣,取的是古语中“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也希望学童们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朱砂启智


  整个过程,古人称之为“入泮仪式”。其中的各个步骤,都是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定,历经千年而未改。


  古人对于启蒙开学,极为重视。每个步骤,都暗含尊师重道的章法,也饱含了师长对于学子的殷切期盼。


古代学校的设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学校的国家之一,“校”和“庠”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教育机构。我们现在的小学,在古代被归于启蒙教育,也叫“蒙学”,承担蒙学的教育机构一般都是私塾。


  私学从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当时社会动荡,官学衰微,一些文化官员就携带着文化典籍和礼乐器走向下层,这便是私学的开端。


古代学校


  但到了宋元时期,官方也开始注重启蒙教育,在各乡镇设立了“社学”这一机构。


  元代时期,政府规定以50家为一社,每社设立学校一所,农闲时就让子弟入学读书。


  到了明清时期,政府沿袭了这一制度,在各地建立社学,数目相当多。除了社学,还有义学、村塾、族塾、坐馆等启蒙教育场所。


古代学校


  其中义学有官办也有民办,一般是地方官员或乡绅出资兴办,入学的都是贫困子弟,不用学费;村塾、族塾就是一个村或一个大家族办的;坐馆、教馆则是有钱人家聘老师给自家孩子或亲友孩子上学,红楼梦里贾宝玉、薛蟠等人所上的学校就属于坐馆性质。


古代几岁能上学?


  古代对学生的入学年龄要求一直在变化。唐朝六七岁的儿童就可以进“小学”,这和现代的入学年龄差别不大。


  明朝则规定“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8岁是古代较为普遍的入学年龄。当然,即使你超过15岁,你依然可以去“上小学”。


古代几岁能上学


  这些“社学”的门槛很低,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要说义务教育,中国古代可能就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当然,有些地区也会对儿童入学采取强制性措施,比如明朝就规定:“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也就是说,有些地方如果8岁不送孩子去上学,那么父兄就要遭到责罚。可见古时候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古代何时开学?


  古代是农业社会,一切活动围绕着农业展开,学业同样如此。古人开学的时间一般会选择农闲时间。


  在汉朝,一般有三种入学时间:“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简单概括就是春季入学、秋季入学和冬季入学。一般来说,春季入学多在正月十五以后。而秋季入学时间和现代开学时间较为接近。


古代农业


  到了南北朝,冬季入学成了主流,《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不过在开学时间上和此前略有不同,一般为农历十月。


  宋陆游《冬日郊居》一诗中提及,“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自注即称,“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以,那时候是十月份入学的。


古代何时放假?


  古代学生放假,不像如今寒暑假分得那么清楚,而且假期也比现在少很多。古代的学期与现代完全不一样,短者三个月,长者一年。


  冬学多“三月制”相对较短,以明代为例,一般从每年的腊月到次年三月。


古代学童


  “八月制”一般是“上元入学”“八月终解馆”,“上元”就是“元宵节”也就是说大概正月十五上学,八月底放假。


  十二月制一般“正月望后启学”“岁暮罢馆”,古人把夏历的每月十五称为“望”,所以跟“八月制”一样,也是正月十五之后开学,年底放假。


古代学生学什么?


  现今的小学生学的是拼音、数学、汉字等基础知识,那么古代小学生学什么呢?


  作为启蒙教育,古代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识字、作文。当时的识字教材一般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简称“三百千千”。


古代学生


  掌握一定的汉字后,开始学习一些经、史、历、算的知识,还包括一些本朝的律令以及冠、婚、丧、祭等礼仪知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也是必学的内容,只不过因为古代教育重文轻理,把仕途作为读书人唯一出路,因此,数学、音乐等课程就显得不重要了。


古代学校纪律


  学生入学后要遵守各种学校规定,比如学校会设立“功过簿”,记录学生的表现,其中明代教育家魏校在他的教育意见中,就令学校设置“扬善簿”和“改过簿”:


  “生徒有好酒博弈、逸游骄纵者,切察其事,痛责深晓,录之改过簿内。如不改,许送提调官惩治,毋得苟容……”


古代学校纪律


  学生表现好的话也会得到奖赏。明代沈鲤主张,学生勤学、守规矩、有进益者,给免帖一纸,当该受责罚时,可以用免帖抵充一次。同时,如果学生勤学守规矩,还记录在簿,就可积1分,积满10分,则告诉东家,给纸笔犒赏一次。


  古代小学生也要面临各种考试,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比如在明代,沈鲤就制订了这样一份课程表,除了正常的授书、习字外,还有“每月朔望考试”,“每岁腊月望日总考”,就是说月初和月中都要考试,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望日)那天还要“年终考”。


古代开学


  古时候,学生不听话,先生可以用戒尺打学生手心。在明代,一位叫黄佐的教育家就提出:“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老师不仅可以“扑挞”学生,甚至可以处罚学生的家人。


  正所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希望每个即将开学的学子,都能努力学习,克勤克勉,早日实现心中的理想与抱负。


 

本文标题: 开学季︱关于古人开学的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81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