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 吉祥物“石榴”:历史以来关于它的装饰!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9-10 11:02:04
核心提示:初秋来临,石榴已红。中国传统文化视石榴为吉祥物,视它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初秋来临,石榴已红。中国传统文化视石榴为吉祥物,视它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中国最早关于石榴的记载应该是东汉张衡的《南都赋》,其中有“梬(音影)枣若榴”,那时石榴的名字是“若榴”。从出土文物看,远在唐朝,人们就已经开始取石榴形象作为装饰,如辽宁昭盟喀喇沁旗出土的唐代鎏金银盘上,已用石榴作为图样。


明剔红石榴蜻蜓方盘

明剔红石榴蜻蜓方盘故宫博物院


  桃的原产地是中国,佛手的原产地为印度,而石榴通常认为是在西汉时传入我国的,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石国(今伊朗附近)引入,故亦名“安石榴”,“海石榴”。


  中国最早关于石榴的记载应为东汉张衡的《南都赋》,其中有“梬(音影)枣若榴”,此时石榴的名字是“若榴”。而“石榴”一名最早出现在三国曹植《弃妇诗》中,“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在刚刚传入中国时,石榴还是皇家园林中的奇珍,到东汉后则进入到王公贵族的庭院并逐渐延至民间。唐朝人极爱石榴,甚至将这种喜爱扩展到日常服饰之中,唐代女性尤爱石榴花红的罗裙,所谓“拜倒在石榴裙下”正源于此。在北宋人周师厚所著的《洛阳花木记》中记载了9个品种的石榴,包括:千叶石榴、粉红石榴、黄石榴、青皮石榴、水晶浆榴等等,可见国人对石榴的欢迎与重视。


  扬之水先生就两宋金银器纹饰加以解读,认为:“桃、石榴、荔枝和瓜每凑在一起组成图案。桃固然最是寿筵中的宠物,但石榴、荔枝和瓜之类此际尚无后世的利用谐音以为吉语的俗趣。”如江苏溧阳平桥窖藏中的一件银盘,盘心打造仿若浮雕的瓜、桃和石榴,又以荔枝点缀其中,如此设计多半还是与银盘本身盛放瓜果有关。还提及杨万里关于石榴的诗咏赞诵“深著红蓝染暑裳,琢成纹玳敌秋霜。半含笑里清冰齿,忽绽吟边古锦囊。雾縠作房珠作骨,水精为醴玉为浆。刘郎不为文园渴,何苦星槎远取将”。结合大部分的唐宋咏石榴诗词,那时古人看重的应是石榴的花色娇艳姿态多变,石榴果实的甜美多汁。


宋榴枝黄鸟图页

宋榴枝黄鸟图页宋故宫博物院


  翻阅《上海出土唐宋元明清玉器》,见松江西林塔出土元代灰白玉石榴饰。玉色灰白,整器圆雕,枝干直立向上,两果相并,石榴圆润丰硕,顶上有蒂如花瓣,枝干上叶片作剑状,整体风格厚实粗放。


灰白玉石榴

元代灰白玉石榴饰


  又见苏州博物馆藏清乾隆白玉桃榴佛手摆件,白玉微青,带黄色玉皮,略有褐色沁斑。整料雕琢桃、石榴和佛手三物。左侧桃子硕大,顶端俏色玉皮浮雕蝙蝠一只。右侧为饱满的石榴,顶端花蒂,果皮绽裂,露出少许石榴籽。佛手虬曲橙黄俏作,依偎在桃、榴之间。


白玉桃榴佛手摆件

清乾隆白玉桃榴佛手摆件苏州博物馆藏


  再看一件天津博物馆藏清代白玉双石榴,玉色青白,带恰到好处若干洒金皮,一大一小两只石榴亲密无间,顶上花蒂紧挨,大石榴绽口露出石榴籽,小石榴上趴着一只玉蝉,大小石榴之间枝叶茁壮极具生气。


白玉双石榴

清代白玉双石榴天津博物馆藏


  手头尚有两件勉强可以看看的与石榴有关的玉饰


  第一:三多纹花片,玉色尚白,器型轻而薄,使材质呈现半透明状,桃、佛手与石榴组合在卷绕的叶蔓之间,并不精致,但有古雅之气。


三多纹花片

三多纹花片


  第二:白玉双石榴,一大一小上下并联圆润可爱,一侧雕一只长臂顽猴,另一侧雕灵芝一棵,大石榴上开口露出石榴籽数粒。这件玉雕应该是十年前某花鸟市场玉器店里无意间购得,或是因为漫不经心或是因为价格一般或是因为“出身平平”,便就一直嫌它沉甸甸的有些“笨”,近来时时把玩,慢慢焕发温润之光,拿去行家这里端详,应是新疆料。


  仍有小小缺憾,陕西盛产石榴,石榴又由西安进入中国,翻查了目前能够查阅的资料,未能找到陕西有关石榴的玉器、金银器、石角牙雕。


  可转念之间却想起数年前流连西安,有同行快马加鞭寻到下榻处,没有繁文缛节和辞藻华丽,只放下沉甸甸的一箱石榴,说了句:就是看看你,送点石榴……而后铿锵有力洒脱而去。


白玉双石榴

白玉双石榴


  盛夏末尾,赏石榴念故交,连续赶文,就草草写了桃、佛手、石榴这三果玉器赏玩。也希望福寿绵长、子嗣安康。


 

本文标题: 鉴赏 | 吉祥物“石榴”:历史以来关于它的装饰!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87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