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今天是我国第34个教师节。
古往今来,尊师重道,已成传统,代代相传。作为尊师重教的一个纪念日和庆祝日,教师节有其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国古代有教师节吗?和今天有何不同?古人如何过教师节?在尊师重道方面又是怎么做的?本期,我们来看看聊聊古代人尊师重道的那些事儿。
各朝代的“教师节”
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教师节这个明确的说法,但是一直都有表示对老师尊重的类似节日。
在众多老师当中,著名的便是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古代的教师节和孔子有莫大的关系。
孔子去世以后,人们对他尊崇备至,不同朝代的皇帝们还给他封了很多尊称,比如“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等等。
最早的官方祭孔活动,在汉代就开始举行。
据《汉书·平帝纪》记载,当时的学校体制是:“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教师)。”
汉、晋时期,每年孔子诞辰日--农历八月廿七这天,皇帝要率领文武官员去孔庙祭拜孔子,还要邀请太学的老师们入宫吃宴席,举行规模盛大的“祭孔”庆典活动。
各地官府也纷纷效仿,在地方上组织祭孔活动。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但教师已开始享受节日休假、会餐等福利待遇了。
在西汉以前,教师多是推荐,并不需要从业考试。但到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教师“资格考试”——要想成为太学博士,得通过太常主持的考试(有点类似今天教育部主持的考试)。
而且,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和年龄都有相应的规定,要求曾教过学生50名以上,年龄不小于50岁。
隋唐时期,中国形成了完备的官学制度。官学,相当于今天的公办学校,既有小学,也有大学;既有综合性学校,也有专科学校。
当然,教学管理和要求也更规范更严格了,对教师从业资格和教学能力都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办法。其中,授课数量是考核定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唐宋时代,祭孔活动一直延续,非常隆重。当时的国子监、书院以及州、府、县也要从本地学校中选拔成绩突出的老师来,报送朝廷,他们可以说是古代的“先进教育工作者”,可以得到国家的赏银,最高可获赏银500两。
宋代是民办学校开始兴起和繁荣的时代,私立书院流行,但朝廷对官学同样抓得很紧,要当上“公办教师”同样得考试。
宋熙宁八年(公元1076年)实施的“教官试”制度,大概是中国教育史上最难通过的教育主管和教师资格考试。由于考试过严,全国州、县的教授数量明显减少。
清代,不但祭典孔子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政府还提高各个书院、学府、监院教师的薪金,成绩卓著者在这天最高的会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清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颜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时得到的提拔。
到了清朝晚期和民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孔子也不那么受到推崇了,孔子诞辰的纪念活动就被取消了。
到了1931年。当时教育界一些知名教授倡议将每年6月6日定为教师节,并发表了《教师节宣言》。这是中国民间倡议恢复教师节。
1939年,国民政府决定另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把教师节合并到5月1日的国际劳动节。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教师节实际上逐渐销声匿迹了。
直到1985年,新中国正式确定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
古代尊师故事
“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除了这个,古代还有很多关于古代尊师的故事。
子贡为师守墓
先秦时代的子贡,可以说是孔子的杰出弟子。他后来弃官从商,成为了孔子所有弟子中最富有的人,被称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圣人孔子溘然长逝。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但基本三年就相诀而去。只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了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
后人感念此事,特意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燕伋情系望鲁台
燕伋,字子思,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世人称为“中华尊师第一人”。
与孔子的其他弟子子路、子贡、颜渊等相比,燕伋无论是立德、立功还是立言方面,都无法和他们相比,名气也没他们大。但到了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却追封他为“渔阳伯”;宋朝的皇帝更看重他,将其晋级加封为“千阳侯”。
之所以得到这样的厚封,原因只有一条:燕伋一生“尊师重教”。
在完成学业后,燕伋便回到了自己阔别17年的故乡,即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水沟村。他一不做官二不经商,而是在千水之滨办学校宣扬教育,在偏僻的西秦传播他的老师孔子的儒家学说。
而且,燕伋终生都没有忘记恩师,每天讲完课后,他都会来到学校后面,遥望着老师孔子的居住地——鲁国。燕伋当然看不见远在天边的老师,他就每次用衣襟捧一包土垫在脚下,日积月累,脚下便形成了一个高大的土台。后人给这个土台起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望鲁台。
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汉明帝刘庄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做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
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
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做了妥善安排。
古诗中的尊师情意
寻雍尊师隐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论是古人所记的孔子问礼于老子、子贡尊师楷模、汉明帝尊师、程门立雪……还是近人所述的关于尊师重教的种种,我们都能读到一脉相承的传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恩”当永远铭记!祝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