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并不是在床前写的!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9-18 09:46:48
核心提示: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的诗歌简单易懂又朗朗上口,相信这首《静夜思》应该是脍炙人口的: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的诗歌简单易懂又朗朗上口,相信这首《静夜思》应该是脍炙人口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五绝寥寥数字,就将远方游子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心情生动再现。尤其前面那句,从小我就认为是月光从窗外照射进来,让诗人误以为房内的都起了白霜。这个场景太美了,可是后来才知道,我们都被表面上的文字所欺骗了,月光是不可能从李白所在房屋的窗外照射进来的。


  唐朝有没有窗户呢?有的,从汉代出土陶器的图案上看,就有窗户的形制了。然而唐朝窗户多大是有讲究的,简单的说,平民和普通官员的窗户叫做“牖”,是用来通风换气所用,但到底多大呢?小得可怜,与烟囱差不多大小。《说文解字》就解释过:


  在墙曰牖,在屋曰囱。


  这是根据古代礼制要求,本身也不能过于明亮,主要用途是通风换气,采光只是其次。《淮南子说山训》中也说:“十牖毕开,不若一户之明”。“户”在此处是进出的门,但“单扇为户,双扇为门”,十牖还不如一户,可见当时的“窗户”有多么寒酸。这就是当时老百姓的普遍生活,王公贵人当然例外,而李白显然不在其列。至于说百姓家中可以翻转开启的窗户,那是在宋朝时才出现并大规模普及。


  这么小的窗户,月光是怎么也无法照射进来,更不可能照射得如此充满诗情画意。那么是李白在发挥浪漫主义诗人的想象,为我们构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吗?


  显然不是,其实是“床”这个字,让我们理解错了!我们现在的床,是一种摆放在卧室的卧具。因此,现代人就想当然理解为卧室发生的场景,其实在古代床的含义很多,具体在这首诗中,应该是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胡床,这是古代的一种坐具,又称“交床”、“交椅”、“绳床”,类似于今天的小板凳,只不过可以折叠,是一种携带方便而又轻巧的马扎。这样一来就很好理解了,那就是诗人在外面坐在马扎上,欣赏月光而写下了《静夜思》。同样是李白的一首《长干行》中,有一句: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这里的床更为明显,必然是胡床。只能是男孩骑着竹马在绕着马扎逗女孩玩,而不可能从门口直接跑到女孩子睡觉的床边绕着跑。


  值得说明的是,在古代,床确实也有指代卧具的意思,比如《三国志》中就说刘关张三人“寝则同床”。这里的床显然是卧具,也正因为时而是说卧具,时而是说坐具,这才让后人有所困惑。


  床的另外一种解释是井栏。在唐朝时的水井周围,都是有着木结构的栏杆,防止人无意掉入其中。这种栏杆组成了一个方框形的结构,很像睡觉的床,所以有银床的说法。更为有力的是,当时的人都是大部分都是喝井水长大的,在唐诗中井水就就代表故乡,而这首思念故乡的《静夜思》,极有可能就是李白在井水旁边触景生情而创作的。


  时过境迁,很多往事都埋没在故纸堆中,再也追寻不到。到底是李白坐在小板凳上写的还是在井水旁边产生的灵感,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就目前的证据来说,至少是在户外创作而非带在家中宅出来的。


 

本文标题: 《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并不是在床前写的!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92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