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2018)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自开幕日起,就非常火热,而与文博会同步在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十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也热闹非凡。
本届非遗博览会(工艺周)以“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传承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共有来自中东欧16个国家,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参加本次展示展演展销与研讨交流等系列活动。
主展馆以“意匠生辉,乡村振兴,美好生活,非遗+扶贫,天工巧作,感受非遗”等为主题板块,展现着非遗传承发展的新风貌,各具特色,亮点颇多。
1.意匠生辉,中国-中东欧十六国风情
本届博览会设立“意匠生辉:中国-中东欧“16+1”传统工艺馆”展区,展示来自中东欧16个国家的手工艺,这些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作品向游客展现了各国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同时,以我国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为对象,通过典雅娟秀的苏绣、栩栩如生的潮州木雕等展品与制作技艺的展示,与中东欧十六国作品相得益彰,互映生辉,呈现东西方精彩生辉的智慧与技艺。
2.工艺振兴,传统手艺新风貌
本届博览会展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新成果,展示浙江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22个项目新风貌。该展区分为雕刻塑造、纺染织绣、漆器髹饰、陶瓷烧造等8个板块,展示浙江今后一段时间各地将着重扶持发展的重点项目,呈现近年来这些项目传承发展所取得的新成果。
3.乡村振兴,金华行动案例馆
本展馆紧扣金华非遗融入“乡村振兴”主题,展现金华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传承人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成果区展品展现了非遗如何融入现代生活,体现时代价值。让非遗走进生活,让大众了解非遗。体现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美好生活,手艺让生活更美好
该板块以“非遗融入生活”为主题,由“我们的家”“品物流形”“养生问医”等三个板块组成。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本专题展分为20世纪和21世纪家空间,从衣食住行出发,展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具和器用的变更,以手工艺用品为切入点,采用生活场景变迁的形式,反映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脉络和趋势。"品物流形"以永康五金为内容,集中展现当地非遗项目与生活相关的工艺器具。“养生问医”通过实物、图文展示、养生咨询、把脉问诊等形成主线,营造养生空间氛围,推广中医养生知识。
5.非遗扶贫,西部非遗淘淘乐
西部民族地区非遗资源丰富,文化多姿多彩。本展区以“非遗淘淘乐”为主体,开展展销活动。有来自四川、贵州、云南等十个省、自治区的26项非遗项目。这些非遗项目,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为我们了解和亲近西部民族传统手工艺提供了一个精彩的视窗。
6.眼中非遗,浙江非遗实践历程
用影像方式展示近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结合其他非遗纪录片,举办非遗纪录片专题展映,影展期间配合非遗项目的活态展演。通过相关非遗影像的展映,提高非遗的可见度,让更多的人通过较高水准的非遗纪录影像作品,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珍爱非遗。
7.手上非遗,看剪纸绝活秀神州
作为互动体验活动,本届博览会还举行第六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邀请赛活动。来自不同地域流派的传承人同台竞技,用技艺对话、用作品交流,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不同地域的非遗文化精髓。
8.舌尖非遗,品尝美食话中秋
博览会期间,正值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举办方邀请了桥墩月饼、安昌扯白糖、三都麻糍稞、广进祥高梁肉,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等传统美食项目。游客不仅可品尝月饼,还可品茶、吃各地传统糕点。感受节日魅力,体会传统韵味。
“互联网+非遗”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社会参与的热情不断提高,非遗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与现代社会其他领域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形成“非遗+旅游”“非遗+扶贫”“非遗+特色小镇”“非遗+城市形象”等,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使命。
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创新内容和形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媒体对于提升垂直领域用户黏性具有重要作用,这样既保护了濒临失传的传统老手艺,也发掘了个性化、生活化、有历史感的年轻匠人作品,为作品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空间。
“互联网+非遗”无论从大背景、大前提和大趋势,还是从文化实践层面来看,都将大有可为。未来,伴随各项新政策落地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非遗必将在网络平台上扎下坚实根基、开出更加鲜艳花朵、结出更加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