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和博物馆里的文物从来不是沉闷的,如何把文物变成了一个有生命、有个性的东西,它们需要一个好故事,以及一个与之匹配的表达。如今各种文物国宝类节目,让文物成为“网红”,带旺一波“文物热”。
下面,跟着古建中国来看看,这几件文物,有没有当“网红”的潜质?
精致的史前猪猪
新石器时期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000年
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高11.7厘米,口边长21.7厘米,口边宽17.5厘米,底边宽13.5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件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在钵外壁两侧分别以写实的手法刻绘了猪纹,猪的形态逼真,头向前垂,双目圆睁,似乎正在寻觅食物。图案的精细程度,都让人怀疑史前人民学过素描了。在它长条形的腹部微微发鼓,身上刻着圆圈纹和叶纹。猪的鬃毛簇立,小尾下卷与身腹上的图案浑然一体,相当协调。
这件器物既是一件朴素的实用器,也反映了河姆渡先民奇特的艺术构思和淳朴的审美情趣。更为重要的是,陶钵上猪的形象让我们认识到河姆渡时期动物的驯化和家畜的饲养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猪的数量已经多到,可以拿多余的猪用来写生了。陶钵上猪纹的形象特征介于家猪和野猪之间,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正处于驯化过程中的猪。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
河姆渡文化分布于姚江两岸的宁绍平原,文化面貌独特,与北方的仰韶文化形成鲜明对比,是中国南方新石器文化的代表。这件蝶形器就出土于河姆渡遗址,好吧,从形状来看,可能更像一把菜刀。
新石器时期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000年
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长16.6厘米、残宽5.9厘米、厚1.2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象牙质地,正面用阴线雕刻出图案:左右两侧是两只昂首相望的鸟,中间为形似太阳的一团火焰,线条流畅,自由奔放。两只鸟看起来就像围着篝火跳广场舞。它的背面有纵横的凸棱,器身上还有多个穿孔,可能用于装柄的。
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出土了各种蝶形器,有木质、石质、象牙质等,蝶形器的用途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对于这件蝶形器上的图案,学者们有各种不同的解读,大多数观点认为这表现的是史前先民对太阳及鸟的崇敬之意。
说明史前人民都希望自己是一只小小鸟,可是怎么飞也飞不高,于是他们寻寻觅觅,寻寻觅觅,找了个东西就把这想法刻下来了。
抛开对史前人类的种种猜测,仅仅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对称的构图,流畅的线条,精细的雕刻,出自7000年前先民之手,这些都已足以让我们叹服。
史前榨汁机
谈论到史前,古人吃什么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在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可能吃刺身吃的比较多。
其实,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橡子、菱角、莲子、豆类等等,这些大概就是当时人们的食物。下面这个便是浙江史前时期人们加工食材的工具。这就是距今约1万年前的石磨盘——史前榨汁机。
新石器时期上山文化距今11400—8600年
嵊州小黄山遗址出土
通长45厘米,通宽42厘米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土于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这是目前浙江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称为“上山文化”。在遗址中出土了多件石磨盘,通常与磨石或磨棒成套。但它不是用来榨汁的,而是用来磨粉的。
用石磨盘将橡子、栗子等磨成粉,再做成食物大概就是当时人们的一道主食。或许只吃这些,没菜。
那么叫榨汁机就不太准确了,养生五谷豆浆机听起来更贴切。
在上山文化中已经出现稻谷遗存,说明人们开始有意识地采集并栽培稻米,但刚转型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可能还没有把大米当作主食。到了距今约7000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人们已开始更多的食用稻谷。考古工作者在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用哺乳动物肩胛骨制作而成的骨耜。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骨耜
骨耜,类似于今天的铁铲,实验证明用这种史前工具挖土除草,在江南湿软的土地上效率与现代铁铲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可是用史前工具来除草,史学家们内心是拒绝的,因为都是国宝啊。
无论如何,劳作工具的改进是农耕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石犁便是农耕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使用的工具,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农田,说明这时人类的主食已经转向稻作农业生产的大米了。这件石犁出土于浙江平湖,距今约四五千年,这个时期的浙江大地上正闪耀着良渚文明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