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帝比较单纯,对自己的皇位也比较在意,又比较相信马士英,所以在马士英的蛊惑之下丧失了判断力,从此对马士英言听计从,此后东林党人逐渐被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人赶出朝廷,此后弘光朝廷成了马阮二人的一言堂。而弘光朝在这两位的折腾下也仅仅坚持了一年就被清军消灭了。
其实在1644年崇祯皇帝上吊之后明朝并没有灭亡,明朝的地方政府还控制着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广、云贵等地,还占据着全国的半壁江山,明朝失去的只是皇帝和中央政府而已,还好明朝因为朱棣篡位后的迁都保留着南京作为帝国的陪都,所以在北京的政权崩溃后,南京能够迅速的组建了新的中央政府。
1644年形势图
新的皇帝是崇祯皇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福王的继位也有着十分坎坷的经历,原本按照血缘和地域的考虑,福王朱由崧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选择,但是当时把持政府的东林党人出于自己的团体的利益反对福王登基(因为当年东林党人曾经反对朱由崧的父亲老福王做太子,所以他们害怕朱由崧登基后会对东林党人进行报复,东林党希望拥立另外一位血缘关系稍微疏远的潞王),使得朱由崧最后只能借助凤阳总督马士英和江北四镇等军阀势力登基。
马士英依仗着自己的拥立之功,得以入阁辅政,后来也借助手段将原内阁首辅东林党人史可法排挤出朝廷,让史可法到扬州督师,马士英便借机把持了朝中。虽然史可法被排挤出了南京,但是南京朝廷中还有姜曰广、张慎言、刘宗周等东林党占据高位,双方便产生了大量的摩擦和斗争。
马士英
但是马士英虽然拥立了弘光帝,而弘光帝虽然没有经验,也没有受过皇家教育,但是他在即位之初还是比较信任史可法、姜曰广等东林党人的,毕竟他们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所以马士英想要一下子打倒东林党人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对于一个没有底线的人来说,没有底线就是其最大的优势。
1644年六月,马士英遇到了一次极大的挑战,挑战者是东林党人、御史黄澍,黄澍上疏弹劾马士英十条大罪,而且在弘光皇帝面前痛打马士英,使马士英狼狈不堪,而弘光帝也对黄澍的奏折有点相信,对马士英产生了不好的印象。这个时候,老道的马士英只用了一招就成功的挽回了自己的前途,并将对东林党展开了反击。
马士英上疏弘光帝,假意辞职,但是他在奏疏中却写了这样一段话:
上之得位,由臣及四镇力。其余诸臣皆意戴潞藩。今日弹臣去,明日且拥立潞藩矣。
马士英的意思十分明白,皇上之所以能够得到今日之位,皆是因为自己和江北四镇的功劳,当时讨论皇位继承时,其他大臣(主要是东林党)都想拥立潞王为皇帝的,这一段说的是实话,确实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但是下一句,则是瞎话了,马士英“恐吓”弘光帝,今天他们能将我马士英弹劾掉,马上就要把你换掉,让潞王继承皇位了,这一句完全是瞎话,把自己和弘光帝捆绑在一起,东林党虽然想打到马士英,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换皇帝,毕竟那不是人臣所为。
但是弘光帝比较单纯,对自己的皇位也比较在意,又比较相信马士英,所以在马士英的蛊惑之下丧失了判断力,从此对马士英言听计从,此后东林党人逐渐被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人赶出朝廷,此后弘光朝廷成了马阮二人的一言堂。而弘光朝在这两位的折腾下也仅仅坚持了一年就被清军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