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子大小不一,那么购物时如何找钱呢?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10-09 08:52:14
核心提示:对于喜欢看历史剧的朋友们来说,古代时付钱这一环节应当是非常熟悉了。很简单啊,买东西的时候挑中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用手中的白银按照价钱交给卖东西的人,这不就结了吗?

  对于喜欢看历史剧的朋友们来说,古代时付钱这一环节应当是非常熟悉了。很简单啊,买东西的时候挑中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用手中的白银按照价钱交给卖东西的人,这不就结了吗?


  好吧,那大家有没有想过,银块的大小有限,如果说一大块银子付钱多出来了不少,那又怎么办呢?而且,银子这东西的价值和流通的广泛程度,真的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吗?


明朝银元宝


  所以,今天古建中国小编就和大家说说,这古代白银使用的事儿。


  首先,小编先给大家举个例子,让大家感受一下银子在古代的价值。我们知道,银子的流通面积广泛大概是从商业发达的宋朝开始的。到了明朝,银子的用量更是大大提升。明朝的米价大概是50文钱一斗,而十斗米呢就是一石。明朝的换算与现在不同,那时候的一石大概是现在的95到100公斤左右。也就是说,用一两银子,就可以买上200公斤左右的米了。粗粗算下来,一两银子的价值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小2000块钱了!而且,就笔者所了解的知识,明清时期,一位四品大员每月的俸禄也不过是二十两银子,换在那些小户人家,二十两银子足够一家人正常地生活上一年了!


  明白了吧,银子在古代可是价值超级大的货币了,甚至可以说,相当于现在的支票。难怪早期的时候一直流通不起来。所以啊,在古代时随随便便掏出一块十两银子的人,绝对是土豪中的土豪了,而寻常人家,一般是用铜板进行购物的。


光绪年间的银元宝


  那么,古人们都喜欢用银子做什么呢?


  其实,在达官贵人们的圈子里,银子虽然会被用于购物交易,但是也是极少情况下的,一般的人家,喜欢将银子做成各种器物的首饰用于佩戴。而且,尤其是唐朝丝绸之路开通之后,金子和银子的使用率更是大大降低了。人们更多地将金银用于墓穴的陪葬,记得前段时间考古发现了海昏侯的墓葬地点,在那个墓穴中,考古人员挖出了大量陪葬使用的金银器物和马蹄金,那场景实在是蔚为壮观。另外,因为丝绸之路的兴盛,很多金银被交易出至西域,在西域各国,金银的价值可能比中原更高,所以,金银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少。


  当然啦,如果说在古代,你非要用银子来付钱的话,那人家卖家的老板怎么给你找钱呢?


紫檀木戥子


  这就需要用到一种非常特殊的测量工具——戥子了。


  戥子是中国古代一种比较常用的称重工具,主要用来称量一些非常贵重的东西,它的最小单位可以精确到厘,所以是最理想的称量银子的工具。古代时候,一般的店铺中都会准备戥子,而买家手中也都会准备一个可以裁剪银两的剪子或凿子,付钱的时候,剪下手中银块的一小块,用戥子进行精确地称量,银块小了,再多剪一点,银块大了,再剪走一点,问题就解决了。当然,这个活也是有些难度的,这也是古代银子不流通的原因之一啦!


  好吧,说到这里大家心里应当都清楚了,下次看古装剧的时候,看到某位古装帅哥随随便便掏出一大块银子付钱,心里就清楚了:这么土豪,一定是男主无疑啦,哈哈!

 
标签: 古代购物 银子

本文标题: 古代银子大小不一,那么购物时如何找钱呢?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601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