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画——生活融入创作,面临消失的老手艺!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10-14 09:19:21
核心提示:上世纪80年代末,王鸿骏曾经被评为四川省先进个体劳动者,凭靠一手出色的民间技艺,在奉节、巫山、巫溪等地开拓市场。

  上周,在云阳县文化委提供的一份名单中,76岁王鸿骏画的玻璃画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上世纪80年代末,王鸿骏曾经被评为四川省先进个体劳动者,凭靠一手出色的民间技艺,在奉节、巫山、巫溪等地开拓市场。


  如今,玻璃画虽然淡出人们的视野,但王鸿骏说,像玻璃画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有重新辉煌的一天。


王鸿骏


  这手艺消失了十几年


  根据云阳县文化部门提供的信息,目前掌握玻璃画技能的,在渝东北地区唯有王老和他的女儿。


  王老住在云阳县城滨江大道728号一栋老式居民楼里,家里四处挂满他画的炭精画像和国画,唯独没有玻璃画。


  “最后几幅,送人了。”具体啥时候送的,王老也忘记了。他大概算了算,上世纪90年代末玻璃画几乎退出渝东北市场。


  “这东西,消失十几年咯。”王老很有感触地说。


  自幼热爱绘画的王老,同时写得一手好字。青年时期,他背着工具和画纸,沿着长江边找活干,靠给单位和店铺写吊牌、画广告为生。


  1968年,王老与以画玻璃画谋生的原开县(今开州区)赵家场人刘晓初结识,凭扎实绘画基本功,很快掌握了玻璃画基本技巧,在勾填法基础上,摸索出渐次法、水墨法、重叠法,并将国画技巧融入。


玻璃画


  当年一月工资买幅画


  当年热卖的玻璃画匾,通常尺寸为0.40米宽、1.2米长。上世纪80年代,每幅卖价不超过30元。“跟好多人一个月工资差不多。”王老说。


  1985年,王老创办云阳县凤凰工艺厂,专门生产玻璃画匾。当年,城里人喜欢将玻璃画匾加对联挂在中堂,或挂在书房、会议厅。村里人喜欢将画匾作横幅,或作乔迁之喜的赠礼。


  王老最不能忘怀的,是在1986年,由他制作的玻璃画《夔门天下雄》获评原万县地区优秀旅游产品。每幅宽0.45米、1.2米长的画匾,当年在奉节县百货公司卖到50元,而且供不应求。


  “这辈子最高纪录留在了巫溪,一天画7幅。”王老说,玻璃画最好卖的时间,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原川东北地区家家户户都想有一幅玻璃画匾。凭着这门手艺,王老养活了3个孩子,改造了老屋。


  伴随时代的发展,玻璃画逐渐被新兴装饰物取代。上世纪90年代末,王老也不再画玻璃画了。


  把生活点滴融入创作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是世界摇滚乐象征,绰号“猫王”。其实,王老在云阳也有个“猫王”绰号。


  在玻璃画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后,老王喜欢画猫,特别注意研究猫的点睛之笔。2006年,他创作的一幅百猫戏蝶图,在江苏省南京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出彩,据说有人出几十万元要买,但王老没卖,至今收藏在家。


  记者见到了这幅画,每只猫形态各异,逼真动人。扑蝶的、地上打滚的、大猫叼小猫的……王老说,这些猫的动作,是他走街串巷抓拍来的。把生活点滴融入创作,也是当年他创作玻璃画的初衷。


  老伴陶维珍回忆说:“办玻璃画厂前,我跟他四处跑活路,我负责衣食起居,搞好后勤,娃娃全交给老人带。最艰苦时候,家里用的蚊帐,是拆了120个口罩一针针缝的。”陶婆婆说,老两口奋斗一生,换来儿孙满堂。


玻璃画


  如果你愿学他也愿教


  王老的创作室在阳台。大热天的,一张塑料纸,挡住防盗窗外阳光。一把老电扇,呼呼吹动王老衣衫。两张旧桌子,垫了两层高,便是画台,画笔、宣纸、磨盘、碗碟放上面。《工笔牡丹技法》《汉语成语词典》《白描画谱》等一摞摞新书旧书里三层外三层堆着。


  当天,看着父亲画玻璃画的样子,二女儿王安云按捺不住激动:“好多年没画了,感谢人们想起这门手艺。”


  玻璃画这种民间美术工艺面临失传,王老很担忧。好在,他的玻璃画已着手申办重庆市非遗。云阳县文化部门也希望,王老与玻璃画的故事,翻开新的一页。


  记者问:“有人上门拜师,收徒吗?”


  王老:“当然收,我不保守。我也是走南闯北学回来的,再学以致用。以后,我希望它的呈现方式更好、更丰富。”


  对此,王老特别期待。


  左手骨折打着钢钉站着画了两个小时


  当天,为了接受慢新闻-重庆晚报(爆料热线966988;邮箱:3159339320@qq.com)记者采访,王老精心挑选了一张光洁度好、无黑影的平板玻璃。他想重温创作玻璃画的激情。


  虽然王老年事已高,左手因为骨折还打着钢钉,但他坚持着画完一幅梅花绽放图(上图)。这一站,两小时有余。


  王老准备了毛笔4支,其中狼毫、羊毫各两支。前者笔毛挺拔有力,适用于勾勒线条。后者吸水性强,适合渲染。还有板刷两三支,用于底色和大面积天空、海洋、地面等。油画笔规格通常12种,用于绘画主要部分等。各色油画原料现调。平板玻璃厚度3毫米,辅助工具还有直尺、棉花球、海绵、小刀、清水等。


  “画这东西,结构和主题须自行构思,不一定临摹别人的作品。如有绘画经验,可以不画图样。对于初学的人,最好先在白纸上画出图样,放在玻璃下描着画。”王老说,真心实意想学的话,这些只是皮毛,核心技术包含在划边框、线条勾勒、填色、刷底色等细微工艺中。


  这就是最考功夫的玻璃画。


  王老说,要想达到从正面欣赏的最佳效果,必须从背面先画近景,再画远景,先浓后淡、先实后虚、先上后下……不操练成百上千回,一时半会儿学不会。


  王老说,作画之人,必须是有心人。


 

本文标题: 玻璃画——生活融入创作,面临消失的老手艺!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603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