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轿子,由辇、舆发展而来,又称为“舆轿”“肩舆”。在先秦时期也称为“桥”“檋”,最初在山路崎岖之地使用,夏禹治水时就曾乘轿过山路。1978年,在河南固始出土的春秋战国墓中发现了3乘木制轿子,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轿子由长方形的底座、边框、立柱、栏杆、顶盖、轿杆、抬杆构成,轿子前面有小门,轿杆捆在底座边框上,和以后轿杆固定在轿身中部的形制不同。
秦汉时期的轿子因袭前朝而来,主要是达官贵人在翻山越岭之时使用。在山路中,马车、牛车等无法通过,就用人力抬轿而行。这一时期的轿子为竹制,因此也被称为“竹舆”。舆底固定在两根竹竿上,在两根竹竿的前后又有横杆固定。乘坐时,抬轿人通过绳索系在横杆与抬杆上,用肩扛起轿子,然后抬轿人一手扶抬杆一手扶轿杆,使轿子平稳前行。在宫中,还有一种无轮之舆,即为“辇”,用人力抬,与轿子形似,是帝后的专享。秦汉时期的轿子在形制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它的普及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轿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班姬辞辇”(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轿子有“以肩举之而行”的特点,因此又称为“肩舆”。这一时期的轿子不仅用于翻山越岭,而且成了上层达官贵族的代步工具,轿子的形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类也更加齐全,有“八掆舆”“平肩舆”“板舆”“篮舆”等等。八掆舆是体积最大、最为豪华的轿子,可供两人乘坐,舆上遮有帷幔,可驱虫、遮挡日光。舆前有軨杆,可供乘坐着倚靠,另有几案供人读书写字。舆轿不用抬杠,而是在舆前、后伸出有舆杆,轿夫前有6人,后有2人排列抬轿。这种8人抬扛的轿子也被称为“八抬大轿”。八掆舆仅限于皇亲贵族使用,一般的官吏乘坐的是平肩舆,平肩舆也有通幰帷幔,还可以加饰华盖。民间使用的是板舆,形制比较简陋,就是把一块木板固定在两根杠上,由2个人一前一后抬着前行。板舆仅供1人乘坐,乘坐时屈膝或者盘腿而坐。篮舆是用竹木条编制而成的篮筐,在筐上有提手或者耳索。在乘坐时,用1根木杠或者扁担前后抬行。东晋陶渊明因有足疾而使用了篮舆。
八抬大轿
隋唐时期,轿子的种类更加丰富多彩,有步辇、软舆、腰舆、檐子、板舆、肩舆、篮舆等等。这一时期兴起了腰舆,腰舆即用襟带系于两杠头,挂在肩上,双手下垂,提杠而行,这样,轿子也仅仅到了抬轿人的腰部,因此而被称为“腰舆”。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中唐太宗乘坐的步辇即是一种腰舆。在唐代的宫廷中,有三种舆:一是五色舆,二是常平舆,三是腰舆。腰舆简单平稳,是皇帝平时最长乘坐的轿子。与前朝相似,高级官员乘坐的是肩舆,而且这是享有的特殊待遇,地位较低的人在这一时期是不能乘坐肩舆的。如房玄龄在晚年时,因有病缠身,唐太宗特许乘坐肩舆上朝。檐子、板舆、篮舆等一般是妇女所乘坐的轿子。檐子是用竹篾编制而成,其形制已经接近后世的轿子。在使用方面有了严格的等级要求,仅仅限于朝廷命官的妻子和母亲乘坐。一品、二品、中书门下三品官员的妻子、母亲,檐子可用金、铜来装饰,轿夫有8人;三品官员的妻子、母亲乘坐的檐子配轿夫6人;四、五品官,檐子用白铜装饰,轿夫4人;六品以下,檐子用用漆画纹,轿夫4人。隋唐时期轿子的最大变化就是腰舆的出现,为后世轿子的成熟与流行奠定了基础。
唐·阎立本《步辇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时期开始有了“轿子”这个名称。宋元时期轿子的形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在免检也逐渐普及起来。北宋前期,官员上朝时还不准乘轿子,唯有特许才可以乘坐。例如,在王禹偁代赵普所作的《谢肩舆入内表》有这样一段话:“准枢密院札子,奉圣旨许臣过清明节选日朝辞,仍令乘檐子于崇政殿入见者,老病衰赢,圣慈悯恻,察其足疾,听以肩舆,实君父之殊私,非人臣之常礼……有此宠荣,自知杀身无以报主,兢惶涕泗,不知所裁。”朝廷以特许官员乘轿入朝的方式来优待臣下。《宋史·舆服志》也对乘轿之制作了规定:“士庶之间,车服之制,至于丧葬,各有等差。……工商、庶人家乘檐子,或用四人、八人,请禁断,听乘车;兜子,舁不得过二人。”另外,这一时期还收传统道德观念的约束,认为以人代畜有悖常理。王安石罢相居住在蒋山时,乘驴出行,门人劝他乘轿,他觉得用人抬他,有伤风化。然而,随着商业的繁荣、社会风气的变化、宋朝的南迁以及中国古代家具的变革,轿子逐渐普及起来,轿子的形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商业繁荣,市民阶层迅速兴起,重视享乐的风气渐渐弥漫开来,人们开始追求享乐与舒适,加上马匹的日益紧张,轿子便成了出行的必要工具。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欢用轿子作为代步工具,乘轿之风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更有甚者,此时还出现了租赁轿子的商人,开始了商业经营,足见轿子的风行。侍御史翟思对此谴责道:“京城士人与豪右大姓,出入率以轿自载,四人舁之,甚者饰以棕盖,彻去帘蔽,翼其左右,旁午于通衢,甚为僭拟,乞行止绝。”[2]然而,乘轿之风此时已经是法令也不能禁止的了。在形制方面,宋元时期的轿子也不同于前朝,这与我国古代家具变革有关。这一时期高脚家具出现,带动了轿子的改革与普及。这一时期的轿子安装了高脚座椅,以前人们屈膝或盘腿而坐,现在,人们可以坐在椅子上,即可以垂足而坐。轿身开始增高,轿杆固定在了轿身的中部,周围有篾席遮挡,四周有翘起来的盔帽式顶盖,前面挂有帷幔,左右开有窗户,增加了安全感与舒适感。《宋史·舆服志》对轿子的制式作了规定:“正方,饰有黄、黑二等,凸盖无梁,以蔑席为障,左右设牗,前施帘,异以长竿二名曰竹轿子,亦曰竹舆。”这种轿子设计合理,安全舒适,对明清时期轿子的使用制度起到了直接性的作用。
宋代轿子(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明清时期在轿子的使用方面作了严格的等级规定。这一时期的轿子有官轿和民轿之分。明朝初年规定:文臣三品官以上可以乘轿,武官不得乘轿。明朝正德以后,轿子扩大到各级官员。清朝时期,无论文武官员,还是民间都可以乘坐轿子,只是在装饰方面有明显的等级差别。这一时期的官轿有玉辇、大轿、明轿、步舆、礼舆等等。
清朝时期创制了玉辇,玉辇为红漆木轿,底座为长方形,盖为圆形,在轿的左边有铜鼎,右边插有宝剑,轿辕有2根内辕和2根外辕。这种轿子需36名轿夫来抬,是当时最豪华的轿子。礼舆又称为“大仪轿”,轿身高大,长方形,上有2层穹窿盖,第一层为八角形,第二层为四角形,每个角都有金龙。轿顶盖中心装饰有襄珠错金的宝瓶。礼舆有2根直辕、2根大横杆、4根小横杆、8根肩杆,使用时需16名轿夫。这样华丽的轿子只有皇帝在祭天与祭祖时使用。仪舆为黄漆木轿,有2根直辕、2根横杆、4根肩杆,8人抬轿。清制规定:玉辇、步舆、金辇、礼舆等都是皇帝专享的轿子。在某些特殊场合,皇太后也可以乘坐金辇,在装饰上,用明黄缎并绣以“寿”字,绘有凤纹和龙纹。在一般情况下,皇后与皇太后使用的是8人抬或16人抬的黄漆凤舆和仪舆,皇贵妃和其他妃嫔使用的是8人肩扛或4人肩扛的黄漆翟舆和仪舆。皇室亲王和君王使用的是八抬大轿,银顶、黄盖、红帏;汉人文官自大学士以下三品官以上在京师使用4人抬轿,银顶、皂盖、皂帏,出京师可使用八抬大轿;四品官以下在京师使用2人肩扛小轿,锡顶、皂盖、皂帏。出京师可使用4人抬轿。民轿一般是2人抬的黑油漆顶、平顶皂帏的小轿,再简陋一些的就是板舆。清代还有一种轿子使用畜力的,他是用2根长杠驾在2头骡子中间,中间是轿厢,这种轿子叫作“骡驮轿”。
从轿子的发展史上来看,轿子结构比较简单,经历了从轿杆捆在底座边框上到轿杆固定在轿身中部、从无轿厢到有轿厢、从盘膝而坐到垂足而坐的发展过程,从仅限于上层社会到普及到民间,其安全性、稳定性与舒适度逐渐提高。然而,与车辆和船相比,轿子的载重量和速度是有限的,在大型的运输和传驿方面,轿子就没有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