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阳节,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成为了千古名句。
重阳节,自古就是诗人笔下的绚烂清秋。
孟浩然在重阳节偶遇旧友,当即“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
杜牧与友人共登齐山,只道“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九月齐山登高》)。
李白好饮,一日不尽兴,“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九月十日即事》)。
重阳节,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九月九日,日与月皆逢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因为与“久久”同音,又被赋予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重阳,也被称为敬老节。而且秋季是收获的黄金季节,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重阳节就有着特殊的感情。
重阳节历史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
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
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三国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一种风尚。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阳节才一直保留着饮菊花酒的习俗。
历来重阳节都有观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在古时重阳节又叫菊花节,人们认为菊花是长寿的象征,重阳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菊花大会、菊花展,全城的人都会出动赏菊。
唐朝
到了唐朝,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成为法定的“三令节”之一。朝廷还加以赏赐,成为名副其实的带薪“官休”之日,足见其地位之重要。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自唐代起,人们就认为在重阳节,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或插在头上,用以“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宋代
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认为借此二物,可消“阳九之厄”。如今,山东地区仍有民间童谣言:“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
明代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讲一般有好几层,像一座高耸的宝塔,按照民间习俗,吃糕意味着“登高”,它祝愿每一个小孩百事俱高。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清代
到了清代,重阳节风俗依旧盛行。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上世纪80年代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2012年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中国老年节
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是中国老人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中国人敬老有着悠久的传统,这是中国农业社会所决定的。早期社会普遍认为老人是财富,因为农业社会需要他们的指导,老人一向受到尊重。这样的敬老传统应该弘扬。
两千多年来,重阳节早已不是简单的自然时令,它更多讲述的是厚重的时间感与生命感。敬老爱老的新主题无疑增加了重阳节的节日寓意,影响深远。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金秋黄花格外香。古人常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老人迟暮之时希望关怀常在。值此重阳佳节之际,惟愿天下辛劳大半生、奉献大半生的老人们都身体健康,子孙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