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之前这些天文学早已经斐然可观了!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10-18 11:01:33
核心提示:中国天文学发生很早,梅颐的伪《古文尚书 胤征篇》,有因为日官不得预报日蚀而被诛的事情,这样推算起来,在公元前二千余年,中国天文学已经斐然可观了。

  中国天文学发生很早,梅颐的伪《古文尚书胤征篇》,有因为日官不得预报日蚀而被诛的事情,这样推算起来,在公元前二千余年,中国天文学已经斐然可观了。不过《尚书》是晋代的伪作,确实的史料当推《春秋左氏传》及《汉书?律历志》等书。现在把古代天文学的常识大概分述于后。


  先言星象。


  (一)星象


  宋沈括《梦溪笔谈》内,有事以辰名者为多一项,在沈氏前二千余年,已经有关于辰字的种种记载。《左》昭七:


  何谓六物,对曰:“岁时日月星辰是也。”公曰:“多语寡人辰而莫同,何谓辰?”对曰:“日月之会是谓辰,故以配日。”


  由“多语寡人辰而莫同”一句看来,可知春秋时对辰字已经有种种意义,不过对者伯瑕以日月之会为辰,其他有《左》昭十七年:“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极亦为大辰”的话,何休《解诂》:“大火与伐,所以示民时之早晚”。


  辰字的意义在这里可以看出来,春秋时关于观察时节的早晚,以归定农事的动作,都由夜间的星象的状态推定出来。


  大火是夏天傍晚见于南方的赤色一等星,《夏小正》曰:“五月初昏大火中”,所以大火在傍晚南中之时是五月的标准。


  大概殷人对这星已经很重视,殷代制定十二支,第五字为辰,大火是五月的星,所以大火为辰,到战国时以动物配十二支,以龙配辰,这是由于大火附近的星象,使人一见,即联想成神兽之龙的形态的缘故。


  参是在冬天傍晚时见于东方的青白色的三个星,因以参为冬之正中即十一月的标准,《左》昭元年,以此星为晋之守护神,许是古代三晋地方以参为辰。


  参的附近星象成斧钺形,所以参星又叫作戊,或伐,往往联称作参伐,因甲骨文中的戊、戌、伐没有区别,所以制定十二支时,把十一月的戊,成为第十一字的戍,其实戊、戍都是参星。


  北极是天空中一切星辰的中心,它好像居中不动的样子。因为它是二等星,所以不很明亮。


  晚间面北而立,仰视左上方便可看到;或是从北斗七星的天璇向天枢画一直线延长之,在天璇与天枢距离五倍的延长线上的一颗星,即是北极。


  它的位置恰好远在地轴的延长线上,所以地球转时,北极是常常不动而居于北方的。


  不过古代北极星不是现代天文学上的北极,古代的北极又叫作北辰,即是现在的北斗七星。


  《夏小正》云:“正月斗柄在下”,又“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因为北斗七星是北方空中常常看见而以之来推测时节的星,所以叫北辰。


  至于《论语》说:“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朱注:“北辰北极,天之枢也,居其所不动也”,恐怕受后代天文学的影响,不是原意。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


  (二)天地的形体


  天地是什么形状的,古人有许多推测,蔡邕说古人言天体有盖天、浑天、宣夜三种。


  周髀说天如盖笠,地法覆盘,是盖天说法;


  慎到以为“天形如弹丸”,是浑天说法;


  至于宣夜说法,因无师承而绝了。


  《隋志》载宣夜之书亡,而郗明记先师相传宣夜之说云:“天无了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日月星相浮空中,行止皆须气焉。”


  宣夜的说法与现今天文家所言,很有相符合的地方,可惜宣夜的说法,绝而不传了。


  (三)地圆说


  古人主张地圆说,现在也有许多证明。


  1.慎到云:“天形如弹丸。”天形既然是圆的,天包在地外,所以地也是圆形。


  2.《大戴记》:“单居离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者,诚有之乎?’曾子曰:‘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参尝闻之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


  由上可知曾子虽未明言地圆,但也不赞成地方说,所以有“四角不掩”的话。


  至于地道曰方,是道方,非形方,由地道是方的,更可推出,地是运转的,犹之乎今之天文家以地球是循轨道而绕太阳运转一样。


  3.《吕氏春秋》:“冬至日行远道,夏至日行近道,乃参于上,当枢之下无昼夜。”


  因为地是圆形,所以南北极常半年无昼夜的分别。


  4.惠施说:“天与地卑”,地形圆,所以地下有天。


  又:“南方无穷而有穷”,地圆,所以南方无穷,通常以南极是南方穷处,则南方有穷了。


  又:“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地是圆形,处处都可做中央。


  (四)地动说


  地动之说,古人也说过,《尸子》说:“地右辟,而起昂毕。”


  右辟就是右转。


  (五)历法的成立


  从前关于时节的推测,多由于星辰,后来到春秋中期,立表垂直于地面,测量日中时,表影的长度,把最长最短的时期叫作日至,这表叫作土圭。


  《地官司徒》云:“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


  地之南北曰深,测土深,即测地南北之深也,郑众注:“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


  不过用土圭来推定时节,很难正确。


  后来有历法的计算,详细的情形,现在已经探听不出,不过古人早已知道的是:《尧典》:“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今人知地球绕日一周须时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叫作岁实,同《尧典》的数目比起来,恰好是个整数。


  月亮的盈亏,很容易观察,所以古人制历,多本于月。


  月绕地球一周是27.312日,可是同时须随地球绕日,所以自这次满月到下次满月时是29.531日,与绕地球时不同,天文学叫作合朔。


满月

▲满月


  夏历每月有大小,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每月29.5日,实际上差0.031日,所以应多设一大月来弥补,则每年有五个小月七个大月,日数共355日,与岁实相差11天,每三年又置一闰月来补正,所以《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古人置闰月多在岁终,《左》文元年:“于是闰三月,非礼也,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


  中国古历本有建寅、建子、建丑之分,建子以十一月为岁首,建丑以十二月为岁首,建寅以正月为岁首,叫作三正,夏建寅,所以称建寅历为夏历,夏历来源很古。


  《论语》:“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


  《左传》:“火出,于夏为三月……夏数得天。”


  可是后世制历,多自冬至起算,称为历元,汉朝太初历,就是这样开始计算的。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制定历法的事情,都记述在《史记?历书》及《汉书?律历志》里,当时制定的方法都可由书中考察出来。


  不过其中也有真相不明的地方,不能不算是一种遗憾。


  太初元年时,最初施行的历法,叫作太初法,自其内容言之,又称为三统历。


  后至前汉末年,刘歆整理历法,附加超辰纪年法于三统历内,后人误以为三统历是刘歆著的。


  不久到了后汉初年,更拋弃岁星,废超辰法,单用顺次计岁法,即是现在以干支纪年的旧历。


  (六)日月食


  古人不明日食、月食的道理,同现在的庸人一样用迷信道理来解释,《诗?小雅》云: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食,则惟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月食是常见的,日食不常见,而且月食在夜间,无论如何阴惨,因为人类过惯了阴天的关系,不恒觉察。


  至于日食时,实在容易引起庸人恐惧的凄惨来。关于古时日食的记载,略举下列几种:


  《左》昭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晋侯问于士文伯曰:‘谁将当日食?’对曰:‘鲁、卫恶之,卫大鲁小。’公曰:‘何故?’对曰:‘去卫地,如鲁地,于是有灾,鲁实受之,其大咎,其卫君乎?鲁将上卿。’公曰:‘《诗》所谓“彼日而食,于何不臧”者,何也?’对曰:‘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


  《左》昭二十一年:“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公问于梓慎曰:‘是何物也,祸福何为?’对曰:‘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其他月则为灾,阳不克也,故常为水。’于是叔辄哭日食。昭子曰:‘子叔将死,非所哭也。’八月,叔辄卒。”


  又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梓慎曰:‘将水。’昭子曰:‘旱也。日过分而阳不克,克必甚,能无旱乎?阳不克,将积聚也。’”


  (七)小儿辩日


  古人对于天文学的知识虽差,而对于现象却抱有很大的怀疑,《列子》中有小儿辩日的故事,颇足表现这种精神。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智乎?”


  后人解答此事,有几种说法:


  1.桓谭《新论》:“日之去人,午远而朝近,星宿昏时出东方相离丈许,及夜半在上方,相离仅二三尺,故知日在天上时远于四方。”


  2.张衡《灵宪》:“日之薄地地訚,暗视明是以大;及中,天地同明,明还相夺,是以小;如火之当夜而扬光,在昼而不明也。”


  3.晋束皙以为旁方与上方等,始出时色若白,则虽大不甚,赤则大加甚,此乃人之惑也。


▲小儿辩日

▲小儿辩日


  这些解答都不对,其实日与地球的距离,并无早午的分别,人与太阳的距离,乃有早午之差。


  地球离太阳三万万余里,地球的半径是一万三千余里,晌午时太阳距离地球和距离人是一样的,受日光正射,所经过的空气层不过一百英里,所以热;


  仰视时没有东西来比较,所以小;


  朝夕时,人同太阳的距离和地球同太阳的距离多差地球的半径,受日光斜射,经过千余里的空气层,所以凉;


  平视之有许多景物的比较,所以大。


  又早晨时候,因为昨夜的寒气未退,是以凉;


  午时较早时水蒸气蒸发很多,人体散热比较不容易,所以热。


  总之在实际上人与太阳的距离,在晌午是比早晨为近。


 

本文标题: 几千年之前这些天文学早已经斐然可观了!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607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