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大大小小的战争无数。秦赵长平之战,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
这场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赵括,两千多年来,他被人们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今天要说的是关于他的成语典故——
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奢为赵国屡建战功,用兵如神,曾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很能谈论用兵之道,连赵奢也难不住他。作为赵氏宗室的赵括,头顶名将赵奢之子的光环,又有“精通兵法”的名声,在“将二代”之中自然属于佼佼者之列。
赵括以为天下没有人能在军事上及得上自己,然而赵奢却不这么认为,他不但从未赞扬过儿子的夸夸其谈,反而却常常担忧地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那么断送赵国前程的将必是赵括无疑。”
这番话虽然不讲情面,但赵奢却一语成谶。他去世之后,秦国再次攻打赵国,赵国老将廉颇率军迎敌,结果赵军三战三败。
廉颇见秦军强大,改变战略方针,就在长平筑垒固守,与秦兵形成对峙局面。他下令让军队坚守城池,以逸待劳,不要主动出击,保存实力把住阵地从而拖垮秦军。
秦国久攻不下,一时无法取胜,知道赵奢之子赵恬只识兵书,不懂实战,便使了反间计。秦军派人悄悄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括担任大将。”
赵国果然派了赵恬代替廉颇,赵恬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一到战场把廉颇将军原本的作战计划全部打乱,完完全全按照兵书上所写的内容排兵布阵。大量撤换将官,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一天深夜,秦军派一支队伍偷袭赵营,刚一交战,便佯装败走。同时,秦军又派兵乘机切断了赵军的粮道。赵括不知实情,还以为秦军真的是败逃。他得意地想,取胜即在眼前,这正是表现自己的时候。于是他命令部队紧紧追击。
长平之战
结果,赵军追了一段后即被秦军伏兵将追兵拦腰截断,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然后,秦军一齐杀出,将赵军各个击破,团团围住。
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粮食早已吃光又没有接应。赵括一筹莫展,满肚子的兵法也不知如何施展。
眼看守下去也是活活饿死,便率军仓皇突围,可是怎敌秦军四面掩杀。结果赵括被乱箭射死,40万赵军也全军覆没。
从此以后赵国就一蹶不振,赵括也被戴上了“纸上谈兵”的误国骂名,为后人耻笑两千余年。
然而这个成语却存在疑虑。战国时并没有纸,最原始的纸诞生于西汉,晚于春秋。故纸上谈兵四字出典既非《史记》,亦非司马迁。纸上谈兵,明显是赵括死后几百年才有的词。
如果没有赵括,赵国能不能赢?
作为战国后期中国最强的两支军队,秦赵相遇,更强者胜。
这场古代军事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歼灭战真的是归咎于赵括吗?如果没有赵括,赵国能否赢得这场国运攸关的战役?
在流传的版本中大家都夸赞廉颇防守策略的老道,因为秦军战线长,运输困难,打不起持久战。
然而秦自从商鞅变法,国富民强,国力已远超从前。秦赵双方在长平对峙了近3年,打持久战,最先拖不下去的反倒是赵国,所以才会派人议和。
就赵国的军事抉择而言,国家经济状况无力支撑持久防御,撤退则很有可能不战自败,相反主动攻击或有一线胜机,即使战败也可同归于尽。
主动攻击也许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廉颇军事经验极为丰富,他当然也清楚主动攻击是孤注一掷的博弈。
赵王对廉颇早就不满,国家已经耗不下去了,你还在打持久战。也就是说赵王在议和不成的情况下,已经有了速战速决的打算。
孝成王相信“老子英雄儿好汉”和“将门出虎子”的道理。于是不管别人怎么劝阻,赵王还是把廉颇换成了赵括。
白起
此时,秦国也秘密换了帅,把白起派到前线代替王龁,白起一贯的作战口号就是:不要城池,只要人头!以杀伤有生力量狠辣而出名。不过这个消息是绝对保密的,泄露者立即处死。
按常规来说,启用白起这个百战百胜的“人屠”,应该大肆宣扬才对,这样可以对赵军造成人心恐慌,不战自退。也许在武安君白起心里,也是没底,是否能完胜马服君的这个天才儿子?
随后,秦昭襄王进行全国总动员,招募15岁以上男丁立即服兵役,去各处替代秦国原来的守军,然后把全国各地所有能征调的守军全部派往长平前线。最后,白起制定了诱杀计划。
秦国所有的资源,所有的战术动作都是围绕“决战”这个战略目标去的。而赵国如果赵孝成王与秦昭襄王一样,将李牧的北方边军调过来,那么就有可能与赵括一起反包围白起,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为了早日结束战争,赵孝成王给赵括的军令,即使是杀敌一千,自损一千,这样的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两百,只要能结束战争,也是可以的。
在白起坑杀赵军20万降卒前,赵军伤亡20几万,秦军伤亡约30万。双方的伤亡而言,赵军损失20余万,秦军损失30余万,赵括完成了赵孝成给他的任务。
战争是综合国力,外交状况,军事实力的综合体现,不能把赵军的失败归咎于赵括一人。
换成是别人,赵孝成王同样会用他取代廉颇。何况赵括的声名如此之大,又是名门之后,只能说,命运选择了赵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