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 “一字千金”——史上最贵的稿酬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10-24 14:09:34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古建中国
核心提示:一字千金?到底谁的字竟然这么贵!今天我们来看看战国末期,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商人吕不韦的故事。吕不韦作为一个大商人,他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

  如今,各类“打赏”平台越来越多,为知识付费、为优质内容付费,有价值的文字变得越来越值钱。而在古代,也曾流传着一字千金的故事。


  一字千金?到底谁的字竟然这么贵!今天我们来看看战国末期,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商人吕不韦的故事。


一字千金


  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大事。吕不韦作为秦国上层执政核心中的重要人物,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吕不韦

吕不韦


  吕不韦是一个富商,经常往来于各地做买卖。一次,他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做买卖,碰到在赵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


  异人本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因安国君讨厌异人的母亲夏姬,所以被送到赵国当人质。当时,赵国正与秦国交战,故而十分轻视异人。


  然而,吕不韦却从商人的角度看到了异人身上的价值。他认为异人“奇货可居”,是稀有的、值得投资的“货物”,决心进行政治投机,出谋出资支持异人取得王位继承权。


  异人自然非常高兴,并表示有朝一日成为国君,必将与吕不韦共享天下。


吕不韦


  于是,吕不韦立即带了大量财宝去到秦国求见安国君十分宠爱的华阳夫人,竭尽全能说服了没有儿子的她认异人为自己的亲生儿子。


  通过华阳夫人的努力,安国君派人将异人接回了秦国,改名子楚,并答应立为太子。


  几年后,秦昭王去世,安国君做了国君,即秦孝文王。孝文王即位一年后死去,子楚如愿以偿继任国君,称为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岂料,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并尊吕不韦为“仲父”,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



  在那个年代,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通常被人们瞧不起。


  吕不韦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


  吕不韦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为此非常苦恼,千方百计想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


吕不韦一字千金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


  有一位门客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他著有《春秋》;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再分门别类,编成“八览”“六论”“十二纪”三个部分,共计20多万字。吕不韦自以为这部书包罗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故得意地取名为《吕氏春秋》。


吕不韦一字千金


  吕不韦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


  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成语“一字千金”,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


吕不韦一字千金


  吕不韦是一个奇人,是著名的商人、政治家、思想家,他的谋略和口才都是中国历史人物中第一流的。作为一个大商人,他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


  在中国历史上,吕不韦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有闪光点,也有阴暗面,有功,也有过,但也不失为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名相之一。


 

本文标题: 【成语典故】 “一字千金”——史上最贵的稿酬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611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