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式》——中国古建筑设计与艺术的巅峰之作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12-10 11:26:19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秋雅
核心提示: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可谓独树一帜。在欧美国家使用钢骨水泥和钢架结构建筑高楼大厦之前的漫长时间里,中国人已经在应用先进的建筑力学认知,建成许多高层建筑,它们虽经千年风霜仍傲然屹立至今。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可谓独树一帜。在欧美国家使用钢骨水泥和钢架结构建筑高楼大厦之前的漫长时间里,中国人已经在应用先进的建筑力学认知,建成许多高层建筑,它们虽经千年风霜仍傲然屹立至今。


  到宋代,中国古建筑技术发展到了成熟时期,宋代建筑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科技含量也达到了顶峰,《营造法式》就诞生在这个黄金时代。


  重建于北宋的宁波保国寺大殿,被称为《营造法式》活化石。因为它的许多做法和规制都反映了最多《营造法式》所记载的内容,成为《营造法式》的实物例证。


古建筑设计


  大殿采用了复杂的斗栱结构,斗栱与昂全部都用榫卯巧妙衔接在一起,整座大殿没有使用一枚钉子,却稳巧有致,具有很强的防风抗震能力,建成后历经了千余年的风霜侵害,至今仍然巍然而立、稳健如初。


  这种斗拱结构所蕴含的框架结构传力原则与方法,至今仍不失其先进性和科学性,被世界各地广泛应用。曾师从中国建筑史学大师梁思成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多次探访保国寺后,认为“宋代中国力学的研究水平已经超越了欧洲”。她说,汤姆士·扬、达·芬奇、伽利略等人提出的一些力学观点,在保国寺大殿中早已有所体现。


  比如,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汤姆士·扬通过种种实验研究得出结论,断面高宽比为3:2时,梁的强度好,出材率也最高,刚性也不错。而保国寺大殿用材断面的比例都接近3:2。


  大殿的另一个奇妙之处,就是殿中的各个角落终年不见鸟雀筑巢、蜘丝悬梁,更没有虫蛀蚁蚀。这一奇特现象一直以来引得古建筑专家们好奇、关注和研究,但至今专家们仍然未能做出最后定论。


  一些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在建筑材料中,有一种带刺激性香味的黄桧,散发出为禽虫所畏闻的气味;另一些人则认为,大殿的建筑结构很精妙,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声波和气流,从而驱逐了鸟雀虫类。


古建筑设计


  古建屋顶:寓意天人合一 暗含天文数字


  梁思成先生曾说:“在西方的建筑体系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了穹隆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屋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然而屋顶在中国却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建筑中最为重要和突出的部分。中国古人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天地人和”的宇宙观,就集中体现在了屋顶的设计上。


  上个世纪40年代之前,为中国主流建筑沿用了3500余年的中国传统的大屋顶,与世界上其他的建筑种类绝不雷同——在世界上所有的建筑体系中,屋顶都是向外凸出的,唯有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是向内凹曲的。


  《营造法式》中介绍了凹曲屋面的建造方法“举折”:先定举高,再将桁枋按一定衰减规律向下折降,最终形成屋面的凹曲线。


  通过“举折”技术建造的凹曲屋面,造型飘逸舒展,犹如鹏鸟举翅,形成了古代建筑独有的飞扬和流动之美。对此,梁思成、林徽因曾评价道:“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秘之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的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美观上皆异常地成功。这种屋顶全部曲线及轮廓,上部巍然高崇,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


古建筑设计


  而除了美学上的讲究,这种造型更是包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天圆地方”说和“天人合一”观念在建筑上的生动体现。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古人的观念中,天圆地方就是“规”与“矩”。建筑物上圆象天象规,下方则法地法矩,通过法天象地表现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而凹曲屋面形如“人”字,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暗合“天人合一”学说。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符号象征,《易经》中的大壮卦也同样反映了“天圆地方”的观念。大壮卦上面的两个阴爻代表凹曲的屋顶,下面的四个阳爻代表方正的台基和屋身。根据这个模式建造的建筑外柔内刚,曲直互补,刚健而形象生动,形成了独有的中国传统特色。


  另据研究,中国古建筑凹曲屋面的坡度都大致相同,一般斜度都为26度~30度,这个角度非常接近太阳黄道与地球赤道所形成的23度27分夹角,这也是古建筑屋顶象征天的文化内涵。


 

本文标题: 《营造法式》——中国古建筑设计与艺术的巅峰之作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637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