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戏曲可谓流芳千古,历史悠久了,而且中国戏曲的种类繁多,全国许多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而且每一个地方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风情。
中国戏曲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伴随着戏曲发展的还有给后人留下印记的戏台,从街坊露台到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楼大大小小的戏台都是每一部经典呈现的方式,演员们在台上浓墨重彩,水袖曼舞,观众如痴如醉。
在我国秦汉时期,戏曲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在人们比较重要的祭祀典礼上出现的一种元素,戏台也并不是从最开始就有前场后场比较完整的模式,最早的戏台是以露台的形式呈现的,慢慢的变成了亭台最后变成了比较精美的建筑,从侧面展示出了我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露台式戏台
露台式戏台是在宋代比较常见的戏曲表演平台,是戏曲独立出现在大众面前的重要标志,不用再以附属的形式出现,这时期的戏曲渐渐的走进了生活。
二郎庙戏台
二郎庙戏台在2003年被发现,坐落在山西省高平县王报村二郎庙内,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台,经考证该戏台建于金代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距今约有820年的历史。建筑风格是金代具有代表性的须弥座式台座,顶部极具有亭榭风格。舞台为单间式,内部平面为方形,宽5.02米,进深5米。台基呈方形,宽7.4米,侧宽5.9米,高1.4米。
二郎庙戏台的发现证实了我国戏曲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金代,这对戏曲历史研究有重大的意义,二郎庙戏台没有前后台与近代的戏台差距较大,说明这是处于我国戏曲萌芽阶段。
牛王庙戏台
牛王庙戏台是在元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亭台式戏台,这个时候的戏台与近代的外形极为近似,顶部采用经典的木构亭式造型一直沿用至今。元代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繁荣昌盛,戏曲发展达到顶峰,当时封建统治阶级也对多元文化以及戏曲文化大力推崇,所以元代出了很多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尤其关汉卿的《窦娥冤》是戏曲史上的常青树,经久不衰。
德和园戏楼
清代中国戏曲发展到顶峰,清代皇帝对戏曲的喜爱如痴如迷,每当国庆佳节或者重大节日都会请戏班来进行演出,清朝皇帝在各地寻访时都会建立戏台,戏曲成为清朝官员百姓重要的丰富业余生活的方式,现存的知名戏台基本都是清朝中后期留存,当今流传最广的当属是德和园大戏楼。
德和园大戏楼位置在颐和园,前身清漪园是乾隆时期的建成,道光年间被焚毁,光绪年间重修命名德和园,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大戏楼坐落于德和园内,德和园是标准的京式四合院四进院落模式。戏楼分为三层,分别代表福、禄、寿,总高21米,相当于现在6~7层楼高,底层供戏班子的演出,上面层除了演出以外还会提供必需的布景、效果,有更好的视听体验。
中国戏曲发展历史悠久,伴随戏曲的发展戏台的留存能够使后人在现场体会余音绕梁的美感,站在戏台面前,想象几百年前的古人也是在此地此景争相看着台上浓重粉墨的角儿,水袖萦绕,咿咿呀呀唱念着他们眼中的前人故事。
精彩绝伦的戏曲绝活鉴赏:
《将军令》
昆曲《斗悟空》展示绝活:猴棍
蒲韵流芳:《裱花》、《五雷阵》、《贩马》、《逃国》展示绝活:扇子功、手帕功、眼神功、纸幡功、髯口功。
昆曲《醉打山门》展示绝活:金鸡独立(表演者:十八罗汉)
晋剧《小宴》展示绝活:翎子功
川剧《变脸》展示绝活:变脸
眉户剧《采花》展示绝活:坐地步
京剧《天女散花》展示绝活:长袖舞
桂剧《打棍出箱》展示绝活:出入箱转体换装
北路梆子《跑城》展示绝活:翅子功
蒲剧《火凤凰》展示绝活:武旦特技
晋剧《打神告庙》展示绝活:水袖功
老调《劫法场》展示绝活:武打翻摔、毯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