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古人是怎样过冬至的?
冬至是我国24节气中最早一个被制订出来的节气和节日。
自周代到秦末汉初,以“冬至”为“岁首”的习俗始终没有改变,他们在冬至这天一般会举行祭祖、道贺、聚会等活动。
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时,才将正月和冬至分开,把农历的一月当作正月,但仍把冬至当作了一个重要节日——“冬至节”。
汉代开始,每年到了冬至这天,皇帝都要举行一些仪式来庆祝冬至的到来。所以说,虽然“冬至”源于周代,但“冬至节”则是在汉代以后才有的。
在唐、宋、明、清等朝代,皇帝在冬至祭天的习俗,逐渐制度化,“冬至郊天”成为朝廷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百官在这天还要向皇帝呈递贺表。
而官府在这天也要举行称为“贺冬”仪式来庆祝冬至的到来,还要放假三天以示隆重,而官员们则流行相互间的“拜冬”。
这时,商旅不行,关塞军息,各行歇市,亲朋好友相互拜访,以酒食相赠,欢欢乐乐地庆贺冬至的到来。
在民间,古人也要进行一些仪式来祭祀祖先神灵,如在冬至给亡者送寒衣、添土固坟等,同时,他们还会拜祭孔子以行尊师之道。
而《新河县志》也记载说,冬至时人们举行“拜圣寿”的仪式,也就是给孔圣人拜寿。
另外,到冬至时,民间还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人们用来记录“入九”后天气阴晴的一个表格,其涂画法是:
“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古代的文人们在冬至这天也有活动,他们或写诗作赋迎冬,或结伴冬游以抒怀。
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也说:“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和“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苏轼:“冬至日独游吉祥寺”,而他的弟弟苏辙在其《冬至日作》一诗中说:“似闻钱重薪炭轻,今年九九不难数”。
而孩子们在冬至时,则到处传唱着《数九歌》:“一九二九,招唤不出手;……;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古代冬至竟然可以放假?
古人对冬至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冬至和过年一样,会放假!当然也会放假。那么古代冬至是如何放假的呢?
先秦
全国放假五天,君主不问政事,百姓不事生产,尽情玩乐。
汉朝
假期变成了三天,虽然重视程度有所减少,但人们的欢喜之情不减,君不听政,歇市三天,“拜冬”等庆贺仪式兴盛,热闹非凡。
唐宋
贺冬的习俗尤为盛行,放假七天,与春节等同。皇帝祭天,机关放假,连平时百般忙碌的商人都不做生意了,专门在家过节。
宋时的开封府还推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借此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比如“官放关扑”。在平时,京城是禁止关扑(赌博)的,冬至期间却一反常态开放关扑三日,连对有关赌注内容的管理也格外地放宽。
明清
只放假一天,但仍会举行祭天祀祖的仪式。
现代
没得放假,就只能在晚上和家人团聚吃饺子了。
古人冬至吃什么?
岁岁冬至,对于“吃什么”这个问题,南北方人总要做一番争论:
北方人在冬至时几乎都有吃饺子的习俗,而南方人吃的食物就五花八门了,如吃汤圆、赤豆粥、羊汤、糍粑、年糕等。
其实在古代,北方和南方(主要是浙江地区)都是吃馄饨过冬至的。馄饨历史悠久,三国时代《尸雅》有云:“馄饨,饼也”。
冬至馄饨的意义主要在祭祀,其次才是食用。美食万千,为什么选了馄饨?记叙清代北京风俗的《燕京岁时记》提供了一种解释:馄饨“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所以说,有古人认为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破阴释阳,支助天地间阳气生长。还有人抱着更纯粹的目的吃馄饨——为了更聪明些,因为“馄饨”谐音“混沌”,有糊涂不开窍之意,吃掉“混沌”便可增益智商。
到了民国,北方冬至日就基本吃饺子了,据说是为了纪念和感谢东汉神医张仲景的挽救耳朵之恩。
话说张仲景为了不让人们冻掉耳朵,给大家煮羊汤下饺子,形似“娇耳”——吃了锅里的“耳朵”,便不冻自己的耳朵。
冬至将至,遥想千百年前,冬至节日,天子祭天、百姓祭祖,百官朝贺、拜师尊长,阖家团聚、亲朋互馈,好不热闹......
而如今,冬至的盛况只能留在历史的记忆里,漂泊在外的你,是否想念着家里温暖的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