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传承,如何让非遗产品融入生活?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1-21 13:44:34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汉五铢
核心提示:技艺,是指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艺术。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

  技艺,是指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艺术。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提到技艺,最能突出体现的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技艺”这个类别,这方面的一个流行语叫“工匠精神”。


  非遗产品如何融入生活?


  中华文明在历代民族发展过程中都催生出很多技艺,无论是产品的功能还是形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需要。每一代的优秀工匠适时地把它引入当代社会,就形成了漫长的技艺传承过程。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工匠,这些技艺早就不复存在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发展需求和手艺人生存空间的变化,一些传统技艺失去了现实价值与意义。从古到今,手工技艺经历了多次中断和创新,能延续至今的无非是适应当代需要的技艺。


非遗技艺传承


  技艺的传承,要根据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来确定。技艺,要实际地引入到劳动情境当中,去唤起劳动者的热情,这就需要产品必须融入当今人们的生活。


  现在一些技艺出现传承难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其产品不被社会所接受,或者说是被新的产品替代了,自然而然,劳动者的生产热情就会被湮灭。


  技艺如何呈现在产品中,最终唤起生产者的喜悦和成就感,并让消费者获得快乐,这是当下工匠和手艺人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


  要考虑产品适销对路,即产品在现实社会的适用性。举例来说,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的棠溪宝剑在古代是战争的利器,但在和平年代,其武器的作用已经不被需要,于是它增加了大量的花纹,功能朝着装饰性转换。


  可以说,转变思想,积极创新,才是传统技艺功能寻得保证的关键。很多传统技艺面临困境,是因为很多工匠已经习惯了原有的目标,他不习惯于从原有的工作目标中灵活地脱出来,才导致了一些传统技艺的功能在保护过程中与时代脱节。


非遗技艺传承


  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非遗传统技艺的从业人员身上,同时还取决于整个国家不同发展时期的政策、环境、形势等诸多因素。经济全球化为人类社会带来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使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和条件,加之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面临退化甚至消失的危险。


  企业与手艺人的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既能保证非遗手艺人的纯粹匠心,又能使非遗手工艺品在市场流通,对其传承与保护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山西省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刘国平表示:“山西现在大部分非遗企业都处在垂死挣扎的境地,光靠国家的扶持很难生存下去,只使有文化和金融结合起来,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非遗企业才能发展,非遗项目才能从本质上继承下来。”


非遗技艺传承


  因此,弄清项目自身的核心优势,研究透时代发展的新环境,为项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辟新的生存空间,才是传承人和保护单位最应该着重考虑的。


  非遗技艺可以商业化,但手艺人不能商业化。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创业创新,文化发展需要和金融有效结合起来,非遗项目在抢救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市场化运作是非遗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固守核心技艺的前提下,一些非遗手艺人要尽快摆脱政策依赖症,打破家族传承、传男不传女等保守传承观念的束缚,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项目谋得一席之地,以避免使“手艺人”沦为“守艺人”,非遗技艺的传承人不仅应该在遗产名单上列名,更应该让非遗产品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在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中求发展,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切勿让技艺变成记忆。


 

本文标题: 非遗技艺传承,如何让非遗产品融入生活?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665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