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唐朝时期的运动——马球运动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2-12 10:25:4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郑学富
核心提示:  《唐人马球图》,此画由时任济南中山画院院长沙俊杰先生所作,四尺整张,生动再现了唐朝人打马球图的情景,上款题有“玉勒回时沾赤汗,花鬃分处拂红缨”之诗句,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杨巨源的《观打球有作》。

  《唐人马球图》,此画由时任济南中山画院院长沙俊杰先生所作,四尺整张,生动再现了唐朝人打马球图的情景,上款题有“玉勒回时沾赤汗,花鬃分处拂红缨”之诗句,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杨巨源的《观打球有作》。


《唐人马球图》


  唐朝是马球运动的鼎盛时期。其实早在东汉,就有马球运动。三国时期曹植的《名都篇》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之诗句,击鞠即打马球。这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击鞠”一词,生动描写了击鞠之人出神入化的技艺。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马球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运动形式之一。到了唐朝,玩马球已经成为人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唐朝人玩马球一般分成两队,每队有10人左右,球门就安放在球场中间。就是把一块大木板竖着埋在泥地里,埋一半,留一半,木板当中挖一个直径不到半米的圆洞,马球穿过圆洞才能得分。


唐人打马球


  唐玄宗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就是马球健将。唐人封演所写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载了李隆基参加的一次与吐蕃的马球赛,李隆基4人对吐蕃10人,力量对比悬殊,但是李隆基毫无惧色,他驰骋球场,往来如风,挥动球杖,所向披靡,连连洞穿球门。《题明皇打球图诗》中说:“宫殿千门白昼开,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明日应无谏疏来。”唐穆宗李恒更是爱球如命,因为玩马球而丧命。他的继任者唐敬宗李湛,对马球的迷恋有增无减,从各地选拔一些马球选手,不分昼夜地打球,甚至不理朝政。宝历三年,敬宗与球员们玩完马球一起喝酒时,竟被醉酒后的苏佐明所杀。


  唐朝的马球运动由于打球者不戴头盔,比赛起来自然非常危险。唐朝著名学者韩愈在《上张仆射第二书》中就说:“小者伤面目,大者残形躯。”《新唐书》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如唐宣宗时,金吾将军周宝玩马球被打瞎一只眼,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弟弟李宝正跟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儿子田维打马球时,李宝正的马受惊,把田维撞死了。《新五代史》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唐朝末年,大将朱全忠的儿子朱友伦陪着唐昭宗打马球,朱友伦不幸摔落在地,当场身亡。玩马球的危险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唐人打马球


  尽管玩马球十分危险,但是唐人仍乐此不疲。据说唐朝的皇帝中大多喜欢玩马球。马球运动不仅在帝王与文武百官之间流行,而且还普及于民间,全国上下球场林立,玩者如云。陕西乾县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出土的《马球图》壁画,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妇女打球图铜镜,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彩绘打马球泥俑,都反映了当时马球运动的普及情况。唐代的女子是历代最豪放的,玩马球也成了她们的娱乐运动。唐朝诗人王建《宫词》中的“新调白马怕鞭声,隔门摧进打球名”之诗句就是描写皇宫内宫女打球的情景。唐朝盛世,都城长安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马球运动也在对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文献记载,当时相邻的渤海、高丽、日本等国都有与唐王朝进行过马球竞技活动。


  纵观唐人玩马球,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黎民百姓,没有能玩过唐宣宗的。唐宣宗李忱玩马球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无论是球技,还是姿势,堪称一流。《唐语林》描述过唐宣宗玩马球的情景:“每持鞠杖,乘势奔跃,运鞠于空中,连击至数百,而马驰不止,迅若流电,二军老手咸服其能。”唐宣宗打起马球来精神抖擞,斗志昂扬,骏马加鞭,奔驰腾跃,空中击球连打数百杖,球在空中飞舞快若流星。其控球技术之高让人目瞪口呆,叹为观止,不知其中有多少夸大之词。

 

本文标题: 中国古代唐朝时期的运动——马球运动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670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