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北京四合院,不可超越的传统建筑智慧!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1-25 09:05:43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凌空
核心提示:中国建筑​北京四合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

  虽然,我国不乏保存相对完整的古代民居,但是由于我们生活在黄河流域,华北地区,在我们印象中,四合院是离我们距离最近的一种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从四面将庭院围在中间,形成一个院落,而在其中北京四合院也是最具有特色的,因此人们提起四合院常常就是指北京四合院。


  中国建筑北京四合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


  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四合院式建筑的雏形,在辽代时就已经初步形成其独特的建筑规格,后经金、元、明、清历代完善,逐渐形成北京特有的建筑风格。


  现在,四合院和胡同一起被认为是北京市井文化的象征,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北京四合院是另一部中国文化史,记载着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的建筑形制


  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四合院式住宅的代表,它是在北京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发展成熟的,因此其院落布局和建筑单体都表现出了宜居性,也处处体现出北京传统文化的内涵。


  从平面格局上看,北京四合院具有“坎宅巽门”特征,也就是坐北朝南的院子,按照后天八卦的方位,正房位于正北方坎位,而大门开在东南角巽位。坎宅保证了住房朝南采光,巽门能防止从大门望见院内情况,保证了宅院私密性,而其庭院的空间接近正方形,则更利于北京天气条件下的采光和家庭成员的活动。


  作为礼仪之邦,为了更加强调礼制上的内外有别和主客有别,较为讲究的四合院往往在里外院之间建造一道二门作为分割,二门一般做成饰满木雕的垂花门形式,十分美观,增强了四合院的艺术气息。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的单体建筑尺度是一种较为亲切的建筑风格,其厚重的屋面和墙体营造出冬暖夏凉效果,也表现出了其对北京气候的良好适应性。


  北京四合院色调上表现出外观上砖瓦的灰色调和内向空间油漆彩画、装饰装修的多彩纷呈。


  一方面,这种灰色调的外观和相对较为低矮的建筑尺度从一个侧面烘托出了整个城内重要建筑如宫殿、坛庙、皇家园林和寺观等的恢宏气势和特殊地位。而另一方面,内部空间的多彩,带给居住院内的人们比较欢快的氛围。


  同时,四合院如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倾注到了它的一草一木,北京四合院对庭院内外绿化问题的重视程度是我们目前所远不及的。


  当我们深入挖掘四合院的庭院内外绿化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四合院的绿化植物选择不仅注意到了对本地自然气候的适应性,尤其注意到了植物对建筑的影响。那就是,作为院外的行道树会种植高大落叶乔木,不妨碍交通。而庭院内则都是落叶小灌木或者乔木以及花卉,它们的根系都很小,不伤害建筑物。更为重要的是,如同所有中国传统建筑一样,即使是花木,也会被赋予无尽的情感。


北京四合院


  这些四合院的花木都是中国数千年发展史中被赋予了深刻文化内涵的品种,如常见品种槐树象征了崇高的威望、良好的品德,海棠、石榴象征了家族兴旺、日子红火,丁香和牡丹象征了夫妻好合、富贵荣华,如此等等。


  而或许人们会有些困惑,四合院岂不是成了千篇一律的建筑?正如《论语》云:“和而不同”。四合院在“和”的基础上也表现出了院落布局的不同组合形式、单体建筑形制的差异以及砖雕、木雕、石雕等众多建筑装饰细节上的变化。通过这些“不同”,我们甚至可以读懂宅院主人的社会地位、思想情怀、文化修养和喜怒哀乐。可以说,当我们真正走近和走进北京四合院的时候,我们就不仅仅是在品读一种建筑,更是在了解中华历史,释读传统哲学和文化。


  那些历尽沧桑而显得满目疮痍的院落,与那些历久弥新的宅院同等重要,它们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留住的都是我们深深的“乡愁”。


 

本文标题: 中国建筑北京四合院,不可超越的传统建筑智慧!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671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