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春节得以持存发展的重要要义。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往今来,春节时我国人民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日,如果说中国哪个民俗节日能称之为普天同庆,非春节莫属。在旧时,无论朝堂还是村野,无不欢度这一节日。
现如今,不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偏远山村,甚至许多邻邦,如泰国、越南、日本、朝鲜等,还有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也都会欢度这一节日。这个最具影响力的节日,追溯其历史,最早可到公元前,而正式被称为春节,却是在近代。
从古至今,元旦、年和春节是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就是元旦了。元旦之称在殷商时期也就是公元前16至11世纪就早已有之。现在的公历的元旦边来至于此。“元”意为开始,“旦”谓之早晨,元旦,即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早晨之意。
殷商时期,人们为了更好的把握耕作的时间和节令,就懂得以月亮的圆缺来计为一个月,月亮圆缺十二次为一个周期,虽然当时尚未有“年”的概念,却有了“正月”之说,就是每个周期的第一个月为正月。正月的第一天为朔日(初一),这一天的子时是每个周期的开始。当时叫元日,也叫元旦,这一称谓后来演变为公历新年的节日。
从一些古籍中来看,那时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以正月朔日为一岁之始,虽然是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定,不似后来一样为重大节日,但是可以被看作是年节的雏形了。如《诗经》中“为此春酒”的记述,说明当时人面在迎接这一天的时候,就会以以饮“春酒”的方式来庆祝。
古时人们对自然现象及自然灾害都无法理解,认为有鬼神在支配,所以在一年生产开始的时候,往往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以求风调雨顺。这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最长的计时周期,它的开始便被古代人们赋予了最美好的愿景。
《尔雅》中有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年”这一称谓的出现,始于周朝(或者更早一些)一直流传至今。“过新年”的习俗则是始于汉代并流传至今。周代以后,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人们对天时的研究跟家重视,经验也相当丰富,观象授时更准确,计年法也更科学一些。如司马迁创造的《太初历》中正式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从此“一夜联双岁,五更分二年”的说法,一直沿袭下来。直到现在很多农村仍然以过春节为长一岁的标记。
“春节”的称谓始于何时,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已有春节之说。但当时的春节还不是指年节,而是指整个春季。在汉代虽也有春节之称,也不是指年节,而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虽然如此,但是农历正月初一过大年的记载和习俗,则是从汉代延续至今,没有改变的。
将元旦、年、春节合为一起的则是近代的事。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当时各省督府代表在南京开会,为了便于和世界各国计时一致,决定全国统用公历,但是当时决定,仍保持农历。即“行夏历(农历),所以顺农村;从西历(公历)所以便统计;”并明文规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这也是春节这一称谓的最早正式来历。
以此看来,我国人们过年之风俗起源甚早,从最早的元旦之说开始,就对这一重大的节日寄予了美好愿望和期待,从而演变为当今同样被寄托了新春、喜庆、团圆等等美好的重大节日。那么对于“春节”这一节日来说,它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和厚重历史所留下的珍贵礼物。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文化精华。
如今的春节,除了传统上的意义,也包含了现代人和现代家庭更多的内涵,有一样向来不变,它始终是中国民俗节日中,影响力最大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