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城市文脉:杭州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道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2-20 10:11:48  来源:规划中国
核心提示:杭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8000年文明史和5000年建城史,拥有西湖文化景观与中国大运河(杭州段)双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杭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8000年文明史和5000年建城史,拥有西湖文化景观与中国大运河(杭州段)双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历届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1999年,杭州以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为契机,进入了全面保护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轨道。2011年、2014年,西湖文化景观和中国大运河分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将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杭州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积极保护和延续名城的传统格局和风貌。同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融合,促进了城市品质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助推杭州建设成为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


杭州


  综合施策,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一是规划引领,完善名城保护规划体系。1982年以来,杭州先后编制了五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及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一系列保护专项规划。对历史文化遗产应保尽保,保护对象从世界遗产、古城、大遗址、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到工业遗产、教育遗产、党史胜迹、线性文化遗产等。


  二是深度拓展,推动保护对象和数量持续增长。目前杭州已有世界遗产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处,国家级和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各1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2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群)、省级101处(群)、市县级487处,文物保护点316处。历史建筑即将增加到1600余处。


  三是依法管理,完善名城保护保障机制。早在2004年就颁布了《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2013年修订升级为《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针对特定遗产类型,颁布了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良渚遗址等保护管理法规。


  四是统筹保护,实施综合保护工程带动战略。通过系统推进遗产、公共空间、景观、人居环境等综合保护工程,形成面向城市战略发展与旧区复兴的综合行动,构建政府领衔、多方参与、项目主导、综合保护的杭州模式。从2002年起,杭州启动持续十年的西湖和运河综合保护工程。2006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运河综合保护工程时,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突出了还河于民、造福于民的要求。”目前,杭州正在大力推进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综合保护工程,将把良渚遗址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名片。


  五是共同缔造,创新公众参与机制。不断创新公众参与机制,促使历史文化保护更具活力与多样性。创新了街区保护的设计师驻场、历史建筑保护志愿者巡查管理、历史保护研究民间组织等参与方式,规范了公示反馈、社会意见征求会、创意空间公约等参与机制,实现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保护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建立了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志愿者组织,开展了历史建筑的日常巡查和保护宣传等工作,取得十分积极的成效。


杭州


  活化利用,实现历史和现实和谐交汇


  积极探索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将历史肌理和情感记忆融入到城市发展中,形成充满杭州特色的城市空间,与现代城市生活融为一体。将新的功能赋予历史文化遗存,在合理利用中获得新的生命,真实展现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


  一是改善民生福祉。以民生需求为导向,补短板、增设施、优环境,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首次实行“鼓励外迁、允许自保”政策,创新了多元主体共建共赢的保护模式,切实改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环境景观,使当地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该项目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2007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二是促进城市转型。凤凰国际之江文化创意园完整保留了原先双流水泥厂建筑群的质朴感和极具层次的建筑分布形态,改造后成为集创意产业、孵化、展览展示等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园。梦想小镇结合四无粮库旧址、章太炎故居开展保护利用,打造了更富激情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三是创新管理机制。颁布《杭州市工业遗产建筑规划管理规定》,将工业遗产建筑纳入规划审批管理体系中。规范保护名录认定程序,破解“对象确定难”;创新土地使用性质分类,破解“规划编制难”;引导工业遗产开发模式,破解“用地审批难”;突破现行规划管理规定,破解“建筑审批难”;简化建筑批后管理手续,破解“利用验收难”。


  四是强化旅游休闲。历史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休闲资源。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山中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建筑修缮和环境整合,开辟步行街,增强旅游休闲服务功能,已成为杭州文化旅游的名片。湖滨商业街区延续了近代杭州城市的商业风貌特色,重塑了旅游商贸服务街区的城市功能。


  五是推动文化引领。结合历史遗产保护提升城市文化功能,通过将遗产变身为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利用方式,使得“城市记忆”和文化熏陶相互融合。运河工业和仓储遗存改造为平民化、专业化的国家级拱宸桥西博物馆群,杭一棉通益公纱厂的老厂房改造为中国扇博物馆,再现了别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杭州


  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以“全域提升、全面提质”为目标,进一步巩固试点工作成果,实现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再启程、再创新、再发展”。丰富保护利用的时空内涵,强化地方优势,完善多元参与的筹措模式,提升全寿命管理的科技智能含量,完善多元参与的保护模式,形成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杭州样板。


  二是推动保护覆盖更广、手段更全、措施更实、机制创新。保护重点从古城、市区走向全市域,从城区走向乡村,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做好全域保护工作。结合城市“双修”推进名城保护,突出杭州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山水环境交融的特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统筹政府、社会、企业、市民多元力量,引导全社会参与,推动名城保护利用。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城市文脉是一种历史责任。杭州将根据本次会议精神,继续努力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让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芒。


 

本文标题: 传承城市文脉:杭州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道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679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