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处,古属三苗之地,境内森林密布,盛产质坚、纹细、色浅、易雕易刻的香樟、槠木、银杏、枫木、柏木等木材,为当地木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山木雕便是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下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民间木雕的主要流派之一,其雕刻用材取自当地;以浮雕为主的雕刻技法和利用材料本身纹理色彩的处理手段,构成自己的技艺体系。
作品包含木质古建筑及建筑装饰木雕、木雕家具和日常用品装饰木雕、陈设欣赏装饰木雕、宗教和丧葬用品木雕等,表达了民间的审美要求,体现出强烈地民间生活实用性和适用性。
早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关于通山木雕的历史记载。当时,佛、道两教传入通山,大量道观和寺院以木刻雕饰为主要装饰,给了通山木雕以发展空间。至明清时期,其雕刻技巧日趋成熟,出现了深度浮雕和多层次镂空技法。作品以老百姓的需求为根,包含木制古建筑及建筑装饰木雕、木雕家具和日常用品装饰木雕、陈设欣赏装饰木雕、宗教和丧葬用品木雕。到了民国年间和现代,通山木雕艺术广泛应用于木制构建的民居、祠堂、戏台及家具装饰,千百年来皆以传统手工形态在民间传承。
通山木雕以浮雕为主的雕刻技法和利用材料本身纹理色彩的处理手段,形成了独特的技艺体系,其构图饱满大气,层次丰富细腻,图像写实传神,做工精雕细刻,格调清秀淡雅。因精细到极致的做工,通山木雕更享有“木板上的刺绣”之美誉。通山木雕表现手法十分丰富,不仅广泛吸收石雕、砖雕的雕刻之长,且兼收外地木雕流派优秀技艺手段。雕刻手法一般采取线面结合,取绘画的线条和雕塑的块面立体造型手段用之于半立体的平面浮雕,图像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简约不失格调。
最为常用的刀法要数深度浮雕和多层次镂空雕,造型生动古拙,刀法浑厚,线条流畅。近景远景交汇,重叠而不含糊,主题鲜明突出,让人有“画中有戏,戏中观画”之感,可谓百看不腻,久观不厌。通山木雕题材内容无所不包,以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为主,如渔樵耕读、花卉虫鸟以及各种吉祥图案,每一种皆写实传神,秀雅不凡。
通山木雕“看橱”盛行于明末清初,既有实用性又有装饰性,故称为“看橱”。此看橱高192cm,宽104cm,深45.7cm。以不同的楼台亭阁布局,雕饰有86组神话人物、戏剧故事和花鸟图案,技法出神入化,栩栩如生。通山木雕记载着通山历史灿烂文化和古老纯朴的民情风俗,在一刀一凿间尽显繁华,赋予木头以鲜活生动的灵魂。2014年12月,通山木雕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