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非遗大国,而随着现代生活的演变,传统非遗一方面大受国内外文化消费者的喜爱追捧,一方面又正面临严重的人才危机、传承危机。如何从教育的角度,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后、传承有序的现实途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吧。
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区域性的特点,是地方优秀文化的代表,突出表现区域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道德风尚。以浙江省为例,目前浙江省共有省级非遗项目107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21项,较好地形成了具有浙江地域特色的非物质生态文化圈。
然而,由于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口头性、活态性的特点,主要依赖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导致传承后继乏人、资源贬损或流失,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陷入“濒危”困境。因此,目前许多区域性非遗的传承之链已呈缺环之势,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些区域性非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
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中心,聚集了区域内众多资源,是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地方高校在区域性非遗传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区域性非遗传承的主要目标,即要继承区域性非遗的核心基因,保持这些非遗项目的原真性,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创新与升华,最终促进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地方高校具备了人力、物力、智力和学科融合、科研平台、学术氛围等优势,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这也是区域发展对地方高校的使命要求。
区域性非遗也是地方高校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源泉,是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理念生成的基石之一。区域性非遗传承体系的构建,在地方高校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将体现出极大的促进力,会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撑。
地方高校学术团队的构建,有助于非遗保护传承理论体系的创建,也可避免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盲目性。团队学科结构可由传统的单一学科结构转向跨学科结构,成员结构可由同缘结构转为异缘结构。
构建“专业教师+传承人+专家”的教学团队。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可以采用“1+1”教学模式,即由一个专业教师和一个非遗传承人共同开设一门非遗课程,专业教师负责理论讲授,非遗传承人负责实践教学。同时邀请非遗研究专家经常性地开展相关讲座,进行理论提升。
区域性非遗仅靠国家法定意义上的非遗“传承人”来传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众多的有志者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来,地方高校学生就是优秀传承者的潜在人选。因此要积极探索各类课堂中的教学模式,构建区域性非遗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成为区域性非遗资源中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珍贵的地方记录。可以建立多元化的区域性非遗资料库,包括文本文献资料库和数字资料库。文献资料库中不仅要收集区域性非遗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及三次文献,还要注重收集零次文献,如手抄本等。
还要将区域性非遗的原始资料进行物化后再建库保存,建立区域性非遗特色数字资源库。可以建立多模态展示平台,包括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有条件的地方高校也可以建立“非遗”展示厅。同时,也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以动态展演的形式将非遗展示给师生。
地方高校要积极开展区域性非遗服务工作,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区,可采取校地合作、校区合作、校县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以区域性非遗培训服务、咨询服务、展演服务等为手段,有效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