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不是静止不动的,它的“世代相传”,不是同一个东西、同一种方式永远不变地一代一代传下去,而是文化传统在一代代人的能动实践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创造。非遗是一个文化现象的整体,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不仅仅是某种文化传统的表现形式,还包括其内容本身。
说到非遗传承,许多人想到的一个词汇是原汁原味,然而专家却指出,所谓的原汁原味传承,如果强调过头,不仅不符合文化传承的历史规律,还可能把鲜活的文化传统变成僵化的木乃伊。
以苏绣为例,它以江苏苏州、吴县一带为生产中心。春秋时期,当地的百姓已经将刺绣用于服饰;唐宋时有了针线细密、设色精妙、形象栩栩如生的特点;明清时期,苏绣的风格进一步形成,不仅“家家养蚕、户户刺绣”,而且吴门画派也推动其发展,以针作画,巧夺天工。明代《姑苏志》作了高度概括:“精细雅洁”,称其为苏州绣。
古老的苏绣一直随着时代在发展,清末民初沈寿的“仿真绣”,吸收西方绘画的色彩、光影原理,注重逼真和立体感。上世纪初杨守玉的“乱针绣”,线条长短交叉、分层加色。新中国成立后任嚖娴的虚实“乱针绣”,将素描的笔触与虚实效果融于绣品中。新世纪的绣娘作品,则既有素描的光影效果,又有碳粉的质感。
没有一代代刺绣人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博采众长,又何来今日苏绣多姿多彩的生动局面。专家指出,非遗不是静止不动的,它的“世代相传”,不是同一个东西、同一种方式永远不变地一代一代传下去,而是文化传统在一代代人的能动实践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创造。
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每一代乃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体验和认识,有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活力,正因如此,才有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才有文化多样性的出现和丰富。这是非遗与文物的本质区别,文物是不能再创造的,文物的再创造是造假。
此外,非遗传承的再创造,能否成为新的传统,也需要经过相关社区、群体的实践检验,得到他们的情感认同。人民大众去芜存菁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会在自己的感受中判断哪些实践、哪些技艺,哪些内容和形式、品种和题材的变化与更新,能给他们带来情感的认同和审美的愉悦,带来将过去与当下联结起来的体验,如此,他们会接受;反之,会排斥。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我国非遗在国际社会的可见度日益提高。近几年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总结形成了一个基本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很多非遗项目本身就是大众持有、大众习俗、大众爱好,其延续主要不是依靠技艺传授,而是大众参与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