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落后腐朽,为何财政收入却能吊打明朝?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3-04 09:20:17  来源:趣观历史
核心提示:说起明朝的灭亡原因,人们往往有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天启皇帝留下了个烂摊子,有人认为是崇祯皇帝瞎折腾,也有人认为是李自成和后金军队同时发难,令大明王朝难以招架。

  说起明朝的灭亡原因,人们往往有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天启皇帝留下了个烂摊子,有人认为是崇祯皇帝瞎折腾,也有人认为是李自成和后金军队同时发难,令大明王朝难以招架。但不论是何种原因,朝廷缺钱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事实上,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在明朝中后期就已经入不敷出,甚至连发放军饷都需要左拆右借,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一个非常危险的局面产生——地方藩镇的势力甚至能够碾压中央。按照《明史》记载,明朝中后期每年财政收入大约为300万两白银,当时一些巨贾富商的年收入可能都不止这个数。不过这也不能算是朝廷的总收入,因为有很多时候,中央政府并非全是按照现银来收取赋税的,而是直接要求地方缴纳粮食。如果把这部分也折合成白银,那么朝廷的年收入可以达到近2000万两,历史最高收入发生在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但也只是区区2300万两。


明代银锭


  为什么要说“区区”呢?因为和清朝时期的国家收入比起来,这个数字实在少得可怜。根据现有资料,在“中日甲午海战”爆发之前,清廷每年财政收入都在8000万两白银左右,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更是逼近9000万两,也就是说,清朝一个季度的收入就顶得上明朝全年。那么问题就来了,清朝的财政收入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呢?


  首先,清朝赋税相比明朝而言更高。古代王朝的财政收入大多来源于赋税,几乎都是从老百姓的口袋里得到的。在明朝时,老百姓们的赋税就已经非常严重,到清朝时则更重。


  虽然康熙皇帝在位时曾规定,在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后出生的人口不再缴纳赋税,这就是所谓的“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然而根据“黄宗羲定律”来看,农业社会中每次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因此,清朝税收总体而言是持续走高的,最后也是远远超过明朝的。


清代银锭实物


  其次,清朝时期的税源要比明朝更多。在古代,田地赋税在整个国家税收里面的占比是最大的,但与明朝不同的是,清朝后期在打开国门后,开始有了鸦片税等新税种,同时对于关税、盐税等税目的税率都比明朝时期更高。不仅是税源增加,清朝时期的税基也明显扩大——清朝时期人口差不多是明朝人口的两倍左右,仅以盐税为例,无论任何时期人人都要吃盐,清朝时这一项收入就能远超明朝。


  第三,清朝中后期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清政府的财政收入虽然很高,但是米价、布价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一直在上升,人们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因为国家财政的“虚胖”而得以改善。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每年还要承担巨额的战争赔款,国库也是入不敷出。此外,还有大批美洲白银(如墨西哥鹰洋等)随着对外贸易而流入,致使白银不再像明朝那样稀缺和值钱,因此数字虚涨并不代表其价值增加。


  第四,清朝剥夺了缙绅们的免税资格。明朝时,官员和士绅都可以免缴赋税,这就导致很多农民把土地挂在士大夫名下,或是士大夫们不断兼并购买土地。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有明一代,田地共十分,七分属于士大夫,两分属于藩王,一分才用于交税。明朝毕竟是小农经济时代,通过农业创造的财富很有限,还有那么多土地不用交税,即使朝廷再怎么加税也没用,何况还有那么多官员中饱私囊。


清末百姓旧照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清朝时期的高收入相对于明朝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毕竟一个国家是否富裕繁荣并不是看其财政收入有多少,而是在于其国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清朝后期的财政收入数目虽然高得令人咂舌,但当时物价颇高,钱也就不值钱了。人们过得不幸福,国家自然也就谈不上强大。况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们若是没有好日子过,那么这个朝代的覆灭之日也就近在眼前。


 
标签: 清朝 明朝 历史

本文标题: 清朝落后腐朽,为何财政收入却能吊打明朝?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687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