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必然要经历的三个阶段:纸上、技艺和精神!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3-16 09:41:20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汉五铢
核心提示:中华文明世代相传,创造了丰富的中国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涉及传统技艺、民俗、曲艺、民间文学等方方面面,是世代相传的智慧、经验凝聚而成的核心工艺、技艺和艺术,深受海内外朋友喜爱。

  中华文明世代相传,创造了丰富的中国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涉及传统技艺、民俗、曲艺、民间文学等方方面面,是世代相传的智慧、经验凝聚而成的核心工艺、技艺和艺术,深受海内外朋友喜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中国特色的产品、商品,成就了一批百年老字号,塑造了一批独具中国味儿的非遗品牌。下面说说非遗的三重境界,分别是纸上的传承、技艺的传承、精神的传承。这三重境界,也是一切成功的非遗传承所必然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非遗传承


  纸上的传承,也是非遗传承的初始阶段,或曰初级阶段。传统文化得以流传,从古到今,总是以某种人类可以识别的符号存在的,或图案,或标识,或文字。哲学思想、古典诗文、历史人物、逸闻轶事、典章制度、民风民俗、民歌民调、民间故事、民间技艺等,莫不如是。


  这些沉睡于古代典籍中的符号,穿越历史时空,如不能被识别、理解、整理并激活,只是一堆死的材料。当然,纸上的传承毕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和可能性。中华文化历五千年而不辍,成为全世界唯一不曾中断的文化系统,纸上的传承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如果说,记录在纸上的符号只是一些沉睡着的文化形态,技艺的传承则是以技艺的形式唤醒它,激活它。技艺的传承使非遗的延续由可能变成了现实,由历史进入了当下,且具有了艺术魅力,赋予了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当然,技艺的传承总是奉其在历史高峰时期的形态为圭臬,若是辅以纸上的传承,就可以更多地还原历史真实、接近历史真实。


非遗传承


  如果说,纸上的传承、技艺的传承尚着眼于继承,以真实、完整地继承传统文化为目标,精神的传承则有了更高的目标,即文化创新,也就是所谓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精神的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推陈出新的处理,融合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达到“创造性转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从技艺的传承到精神的传承,是由“技”的层次提升到“道”的层次,具有开拓、超越、创造的特点。


  纸上的传承是技艺传承的物质基础,没有纸上的传承,技艺的传承难有保证,极易中断;而没有技艺的传承,精神的传承易成为空话和借口,甚至造成对传统文化的曲解与背离。非遗传承的三重境界亦非完全隔绝、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技艺的传承本身即包含纸上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亦包含技艺的传承,一切文化精神的取得与提炼,都像庄子笔下的庖丁、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一样,建立在对技艺熟能生巧、游刃有余的基础之上。


非遗传承


  对非遗传承阶段性的分析,有助于回答非遗传承孰轻孰重的问题。纸上的传承、技艺的传承、精神的传承处于文化传承的不同阶段,是非遗传承的不同境界,必须与不同历史时期非遗传承的现实结合起来,笼统地谈孰轻孰重,未免不科学。


  比如,改革开放以前,传统文化大多停留于文化典籍里,躺在博物馆、图书馆里睡大觉,这时谈技艺传承未免不现实,典籍整理、文献翻译成为很长一段时间文化传承工作的重点。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典籍整理、文献翻译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技艺的传承提上了日程,成了一段时间非遗传承工作的重点。最近几年,随着国家一系列遗产保护、文化创新政策的出台,精神的传承理所当然要成为当前非遗传承工作的重点。


 
标签: 传统文化 非遗

本文标题: 非遗传承必然要经历的三个阶段:纸上、技艺和精神!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693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