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宋朝重视“文”,但也不会轻视“武”?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3-20 09:11:47  作者:恒星
核心提示:唐末藩镇割据,国家不安,五代十国更是天下大乱。铁打的兵权,流水的皇帝。及至赵匡胤陈桥兵变而建立宋,已经将近100年。

  唐末藩镇割据,国家不安,五代十国更是天下大乱。铁打的兵权,流水的皇帝。及至赵匡胤陈桥兵变而建立宋,已经将近100年。殷鉴不远,历史的教训和自身的经历,使宋朝开国始便有意识对“文”与“武”进行调整。


  宋人从来不掩饰自己的“重文”,或者说“重儒”。宋太祖对宰相赵普说,你做了宰相,要带头多读点书啊,因此后人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当然可信度不高。但是宋朝皇帝确实在科举上做了苦功,最直接的一条:放低门槛,有才就可以来应考。同时增加录取名额,考上了(进士及第)马上安排工作。这与水深火热的五代十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彼时,人要想出人头地,只有去当兵,乱世之中只有敢拿命去赌才有希望。


  现在,只要勤奋读书(不伤性命),按时应考(有人安排),就有机会光宗耀祖(工作稳定),一次考不上还可以重来(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而且宋太祖说了:不得杀士人及上书言者。士人大多读书人出身,这又等于有了免死金牌。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这条遗训,所以宋初大部分想当兵的人都跑去读书。兵乃利器,能护人,也能伤人,一旦有机会,连皇帝都给撸下来(宋太祖就是这样干的)。而读书人受统治者改造过的儒家思想影响(洗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高的理想还是在忠君的前提下争取进步,要他们造反,恐怕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中兴瑞应图》里的宋军

《中兴瑞应图》里的宋军


  科举兴盛,文官就多起来。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沈括等都是科举出身,那就安排职位吧。宋朝的中央政府机构为“两府”。一为中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单位;一为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宋史·职官志二》宋初,循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掌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省是宰相办公机构,宋太祖自立国就说了,宰相必须是读书人。(《续资治通鉴·宋纪·太祖乾德四年》:帝乃叹曰:宰相须用读书人。)这就为国家用人定了规矩。而枢密院管军事,刚开始的还是武将担任,到了宋真宗时期,武将逐渐减少,宋英宗时期,基本就是一班书生在指点江山了。至此,国家高级决策,无论文武,文官集团有极大影响力。


  至于地方政府则分三级,最高一级叫做“路”,最低的是“县”,五代十国时候,这些地方行政统统由武将掌权。宋太祖一上台,全部换成文官,武将则作其他安排。


宋朝专制主义集权官制体系

宋朝专制主义集权官制体系


  宋朝的军制很奇葩。宋太祖立国后,把全国的精兵都拉到京城(开封),由中央(皇帝)统一指挥,是为禁军。说起来这应该是被藩镇给吓的,有支军队在身边心里踏实。禁军分三个衙门,称“三衙”,各个衙门的统帅是武将。武将统兵,但不可出兵,因为要有调令,即调兵权。这个调兵权就是出自枢密院,枢密院的调令来自于皇帝。有这样一支军队在手,不惧地方老弱病残造反,安全感油然而生。


  但亲近的也怕背叛(宋太祖未兵变前也和皇帝很亲近),皇帝干脆让将帅(武将)定期调动,互换防区,是为“更戍法”。其后果是将和兵刚记得双方名字,又要去认识新的领导或者下属,久而久之,双方都没动力认识对方了,这就是后人所诟病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其实就是皇帝就是怕将兵一家亲,造反起来容易,归根结底依然是被藩镇给吓的。这里要提一下岳飞,“莫须有”的罪名里其实就暗含一个“岳家军”的理由。政府的军队,却给天下百姓以私人化的感觉,军民越是亲近拥戴岳家军,在宋朝皇帝心里,其实就是藩镇,这岂能让他长存。


  除了禁军,在地的方叫做厢军,名义上是军队,但是之前说了能打的都去京城了,剩下老弱病残,没有战斗力。皇帝也知道他们的斤两,只让他们当地方当杂差。地方政府(文官)要修个桥什么的,就喊他们去,其实就是苦力,也不解散他们,政府养着。


  宋朝没有统一全国,边境时刻有战事,谁去?中央禁军去!谁指挥,枢密院(还是文官)。这就给人一个这样的感觉:在这个政府,文官要比武将来的实在(有权)。所以当时的社会舆论是偏向“文”,这是没有争议的。


  如宋真宗时有个状元叫陈尧咨(中学语文课文《卖油翁》主角之一),读书厉害,武艺也不错,文武双全,皇帝哄他说,你如果愿意去做武将,给个节度使(最高军衔)你当。陈估计也有点心动,回去报告其母亲,结果陈母大发雷霆,又打又骂,说你堂堂全国公务员考试第一,当什么狗屁武将。(《湘山野录》:汝策名第一,父子以文章立朝为名臣,汝欲叨窃厚禄,贻羞於阀阅,忍乎?)。宋仁宗时期,皇帝试着把范仲淹从文官改为武官,范仲淹也不乐意,说把我划为武官被人看不起,不干!(《宋史·范仲淹传》:臣守边数年,羌人颇亲爱臣.呼臣为‘龙图老子’,今退而与王兴、朱观为伍,第恐为贼轻矣。辞不拜。)


宋代重骑兵武士的铠甲

宋代重骑兵武士的铠甲,精美华丽,长达脚踝,防护力十分强大


  但正如刚刚提到的,“轻武”很大程度反映在社会层面,而社会认识并不代表统治者的意图,即“重文”不代表“轻武”。宋朝边疆一直有隐患,时刻准备战事,单就这个角度而言,统治者就不可能“轻武”。数据显示,宋太祖开国时全国20万军队,宋太宗时有66万,宋仁宗时已经有125万。倘若轻武,军队起码不会如此暴增。而从中央机构设置“两府”,一文一武,“文武”并言,也可见统治者初衷仍以文武立国,即使有所偏颇,也未达到“轻”的程度。这可从一些史实中可证实。


  宋朝共举行了118次科举考试,指的是文科考试,但同时也举行了72次武举考试,说明了文武差别在统治者心里并没有特别悬殊,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宋真宗怂恿陈尧咨、宋仁宗劝说范仲淹改为武官事件。宋朝还有一个令其他朝代羡慕的地方——政府优养军队。一旦当了兵,不轻易退伍,政府养到六十岁,待遇还非常的优厚。旧的兵不退,年纪大了没有什么战斗力,又招新的进来,结果兵越来越多,花费自然就多。南宋高峰时的财政有6000万贯,而单岳家军的年军费就达到近700万贯,可政府还是养着。这说明了宋朝统治者是“防武”(怕造反),而不是“轻武”。军人保家卫国,其实就是保护自己的江山,这一点,统治者心如明镜。


  除了养军队,还要养着庞大的文官集团、战事经费、议和被敲诈的钱等,花费巨大。但宋朝还有一个特点——巨有钱。这里面就有文官的功劳。读书风气盛行,人才辈出,懂得经营管理,使宋朝表面看起来很弱鸡,其实是个大富豪。单举城市发展一条,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城市人口都超过百万,工商业发达,纸币出现,商贸繁荣。除此外,宋朝天文学、医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等领先世界,当然还有与“唐诗”并立的“宋词”。这些都是政府重文的结果。


  文武兼治,手上有钱,内部不出大事,与周边打打和和,没能力收拾别人,人家也干不掉自己。表面风雨飘摇,实际没有威胁其统治根基,或许,这本来就是宋朝统治者所期待或者满意的。只是来了一个战斗力爆表的蒙古,风卷残云,统一了全国,这应该也是宋朝统治者没有想到的。


 

本文标题: 为何宋朝重视“文”,但也不会轻视“武”?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696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