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古建筑为何多用木材作为常用建筑材料?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4-02 10:35:44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秦半两
核心提示:中国早在5千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就已出现木构架支承屋顶的半穴居式建筑,以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穿斗式和梁架式建筑。

  中国早在5千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就已出现木构架支承屋顶的半穴居式建筑,以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穿斗式和梁架式建筑。西方也从古希腊、罗马原始木支承结构发展到后来的桁架式木屋架建筑和具有西方特色的木框架填充墙建筑。至今这两种木结构体系仍在东西方的民居中被广泛采用着。


  另外,尚有以原木叠置作墙的井干式结构房屋被产术地区所采用。木材的主要特性是体积密度小、导热系数小、加工方便,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并对人类有亲切感。缺点是易燃、易腐、易蛀和材质不匀等。


木结构建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木材的防火、防腐、防蛀等药物处理技术日臻完善,木材的改性、胶合和结合技术等均有较大改进,木结构已可用于大跨度结构建筑。因此,木结构在建筑中仍占有一定的比重。


  木结构建筑为何能流传至今呢?今天,跟着古建中国的小编一起去一探究竟!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优点有这几个:取材方便、适应性强、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


  首先取材方便。木材易于加工,利用石器即可完成砍伐、开料、平整、作榫卯等工序。后来青铜工具以及后来的铁制斧、斤、锯、凿、钻、刨等工具的使用,使得木结构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木结构建筑


  古代建筑,尤其是保留时间较长的皇家宫殿、宗教寺庙、皇室人员的住宅、庭园等,由于业主的地位、权势、威望很高,财力充沛,所选木材皆是上好的木材,硬度大、强度高、天然耐腐性和天然抗蛀性好。


  适应性强。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的,墙并不承重,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墙倒屋不倒”之谚。


  房屋内部可较自由地分隔空间,门窗也可任意开设。使用的灵活性大、适用性强,无论是水乡、山区、寒带、热带,都能满足使用要求。


  古代房屋下有石头基座,避免木材与富含腐朽菌和害虫的土壤接触;上有屋盖,避免木材长时间与水接触,使木材处于生物危害等级较低的使用环境。


  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


木结构建筑


  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唐宋以后使用了类似今天的建筑模数制的方法(宋代—材;清代—斗口),各式木构件的式样也已定型化,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合拼装。


  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


  但中国木结构古建筑也有缺点,比如:严重破坏了环境,使得木料日趋匮乏;易遭受火灾;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


  森林的大量砍伐,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也使木架建筑失去了发展的前提。


  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南方白蚁对木架建筑的严重威胁,木材受潮后易于朽坏。每过一个时期就要维修、更换腐烂木材。


  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限制了继续发展的前景。


  木结构多用在民用和中小型工业厂房的屋盖中。木屋盖结构包括木屋架、支撑系统、吊顶、挂瓦条及屋面板等。两千多年前汉墓砖画上已经有院落建筑的表现,及至明清最宏大的建筑群——紫禁城,也采用的复杂的围合形式。


 

本文标题: 中国古代古建筑为何多用木材作为常用建筑材料?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704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