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茫茫人海中,于时光无涯的隧道里,几间寒舍、一缕炊烟、些许乡愁,家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牵挂,总能引起天涯海角的驻足回首。《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讲到:“家是什么呢?家是安乐窝。家应该是安全、安心、快乐的地方。”
“家”这一概念,不仅寄寓着我们田园牧歌般的情感,还是传统的继承与回归,也是深植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信仰,更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基因。家庭,是在生活依托、社会功能、文明作用方面不可替代的基本细胞;家教,是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精神起点;家风,是道德品质世代积累、嘉言懿行世代沉淀的文化母体。“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举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例子,不由让我想起家中一直承续的“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孝道理念。我自记事起便在每个节日跟随父母辗转在辽宁黑山和吉林白山之间,不知疲倦地舟车劳顿只是为了双亲老家那短暂的停留,而老人们眉宇间舒展的笑容让我真正明白了这一切辛劳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但父母教给我的远远不止这些,在我幼年时父亲一直从军在外,母亲独自一人带我生活,父母彼此牵挂想念却难以相见,唯一的交流方式便是书信。上次搬家时母亲自豪地对我说:“那个时候唯一的盼头就是你爸爸的来信呀,看,这一千多封家书都是你爸爸写给我的。”泛黄的旧信封记录着那段时期沉重的生活,但也承载着母亲幸福和甜蜜的回忆,更是见证着一个家庭的和谐美满,让我懂得了“孝”与“敬”“舍”与“得”。
浙江钱家自五代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开始,一个家族绵延1000多年,尤其在近代涌现出钱学森、钱三强、钱锺书等众多杰出人物,见证着家风传承的力量。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风家教,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
中华民族社会结构在历史中呈现家国同构的模式,正如《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
感谢《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带给我对家庭、家风、家训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有人曾探讨,世界四大古文明为何只有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结论是“可能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中国人的家,是《静夜思》里的中天明月、《枫桥夜泊》时的夜半钟声,更是孔鲤过庭的声声教诲、岳母刺字的泣血箴言。美满的家庭、严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风,成就更好的个体,亦能汇聚成更好的国家。(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