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吴山、万松岭、秋涛路,相信杭州的各位小伙伴一定不陌生,但TA们又缘起何处,镌刻了怎样的记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追溯那些杭州街巷地名背后的故事……
山岭地名
吴山,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北宋词人柳咏《望海潮》一词所咏叹的正是登吴山所揽江、山、湖、城之胜景。近代巾帼英雄秋瑾在此留下《登吴山》七绝:“老树扶疏夕照红,石台高耸近天风。茫茫浩气连江海,一半青山是越中。”
万松岭路,夹道多巨松,白居易有诗句“万株松树青山上”。以“松排山面千重翠”而著称的万松书院即在此。它曾是明清时期杭城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浙江省文人汇集之地,造就了《随园诗话》作者袁枚等莘莘学子。
水文地名
小河直街
路因附近的溪河而得名:九溪路、西溪路、浣纱路、中河路、上塘路、钱江路,水沟巷、池塘巷、古河巷,沈塘湾,小河直街,荷花池头,横河桥,小河下、大河下。也有以本省的江河名命名的,比如姚江路、甬江路、衢江路。
虎跑路
此外虎跑路、龙井路、玉泉路,袁井巷、大井巷、小井巷、柳翠井巷、建北井巷、直饮马井巷、义井巷、八丈井巷、四眼井以及方井弄、水弄,均以井泉得名。
寺观地名
以寺庙名街巷的如潮鸣寺巷、白马庙巷、金刚寺巷、上水陆寺巷、姚园寺巷、长明寺巷、灵寿寺巷、觉苑寺巷、华藏寺巷、七宝寺巷、戒坛寺巷、香积寺巷、太庙巷、九刀庙巷、大王庙巷、祖庙巷、比胜庙巷、助圣庙巷、梵天寺路、弥陀寺路等等均是其例。
桥梁地名
杭州自古多桥梁,是杭城旧多河道,人烟稠密,经济繁荣的标志。桥多建于交通要津,两端联系街巷,许多街巷就以桥名之。所以这类地名成为杭州地名的重要特色之一。
其中的拱宸桥在杭州拱墅区北部,以桥得名。拱宸桥横跨运河,是石结构三孔桥。相传在古代,“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
景观地名
这类地名是指古代有此景点,后来景点废除而沿用为当地的街巷名。如秋涛路,原为观潮胜地,清朝建有秋涛宫,民国筑路时,虽已无此景,仍名秋涛路。
半道红,相传旧时夹道栽桃花,巷以此名。双辉弄,据传农历十五、十六,此弄有日月同照奇观,故名双辉。绿杨新村,原杨柳广植,遂名。桃花弄,旧时多桃花,因以名弄。“东园巷”,则以园名巷。
建筑地名
作为一个风景城市,杭州有悠久的历史,它的许多地名都以亭、台、楼、阁等建筑命名,如鼓楼、雄镇楼、环翠楼、石牌楼、杨家牌楼、水星阁、大梵阁弄、三里亭、万寿亭、瑞石亭、四宜亭、二凉亭。
鼓楼初名朝天门,元成祖大德三年(1299)整修后改称“拱北楼”,楼上贮钟鼓,专司报时。明朝太祖洪武八年(1375),又更名为“来远楼”。清初,民间称镇海楼为“鼓楼”。
城门地名
南宋以前,杭州有旱门十三个,水门五个。自元、明、清以来,杭州城已固定为十个城门,从前人们把十大城门及各门的物产编成杭曲小调:“百官(武林)门外鱼担儿,坝子(艮山)门外丝篮儿,正阳(凤山)门外跑马儿,螺蛳(清泰)门外盐担儿,草桥(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太平(庆春)门外粪担儿。”
武林门,杭城北部城门,雄伟壮观,岳珂《望北关门》诗有“万里云开端日明,雕甍遥接九重楼”句。陆游在《访客至北门,抵暮乃归》诗中说其“九衢浩浩市声合,四塑酣酣雪意骄”。
望江门,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城门东有草桥,故杭州人又叫它为“草桥门”,相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来杭读书,在此结为兄弟,故有“草桥结拜”的故事。
清波门,最早建于唐景福二年(893),《白蛇传》中白娘子的一句“我住在西湖边清波门”,更使清波门名声在外。
涌金门,古杭州西城门之一,传说此为西湖中金牛涌现之地,因而得名。位于涌金门外的放庐,是“辛亥革命老人”黄元秀的故居。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张大千以及著名金石大师吴昌硕都曾是放庐的座上宾。
人名地名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历史可以用一连串的历史名人来表达。这些历史名人的姓名、封号等,大都以街巷之名活在今人的记忆中。如中山路、东坡路、岳王路、钱王祠路、白傅路、蕲王路、惠兴路、李博士桥弄、崔家巷等。
白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有:“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在《望湖楼》诗中又写有“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白堤上的断桥,则是神话故事《白蛇传》中许仙和白素贞的相会处,加上“断桥残雪”一景,平添了许多浪漫之情。
苏堤,苏东坡有诗云:“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西湖十景中有“花港观鱼”和“苏堤春晓”二景在苏堤。
移用地名
也称借用地名。即移用外地县市名来命名。如延安路,原名延龄路,1966年改名。
借用省内县市名为街巷名则更多,大都集中在武林街道:如开化路、龙游路、安吉路、昌化路、建德路、临安路等。借用地市级政区名的则多集中在拱宸桥街道:如宁波路、台州路、舟山路、丽水路、金华路、温州路、湖州路、嘉兴路等。
纪念地名
解放路
近世出现的一些杭州地名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如解放路,为纪念杭州解放改中正街而来。建国路、凯旋路,均是在194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而命名。光复路,原为小河,日军侵杭期间河道淤塞,1945年光复后填河筑路,遂以光复名路。复兴街,原来分段称呼,抗战胜利后,以中华复兴之义,统名复兴路。
富含吉祥意味的地名
祈求安居乐业,美满幸福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永远追求。在给自己降居之地命名时,这一心理也自然而然地反映出来。比如大家向往生活过得称心如意,便取名如意里;希望长生不老,便取名长生路、不老里。赞美执法严明,则取名为美政路。
拱宸桥街道的裕兴街,两侧多小店,盼生意兴隆,故以裕兴名之。潮鸣街道的下兴隆巷,巷西清时为东河码头,货运起卸繁忙,故名兴隆。武林街道的广兴巷,地处众安桥闹市区,巷内高墙深院,古代多富商巨贾聚居,希望广开财路,生意兴隆,故称广兴。长庆街道的青云街,地近贡院,取“青云直上”之义,故名。
信义坊
此外还有福缘巷、信义坊、太平坊巷、积善坊巷、五福弄、保佑坊、广福路、善贤路、保安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