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宫建制格局:“一池三山”的文化渊源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4-19 13:19:03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司徒
核心提示:中国古典园林,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的造园艺术,包含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其中“一池三山”,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渊源。今天,跟着古建中国一起来看看。


一池三山


  “一池三山”是中国一种常见的园林模式,在中国园林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中国古典园林最讲究筑山理水,山石景构筑了园林景观的骨架和基础,而水景是园林的脉络。



  一池三山由宽阔的水景铺陈,湖上矗立三座小岛,岛上建筑景观各有形态,布局不仅丰富湖面层次,打破人们单调的视线,所以逐渐成为经典,为历代山水园林所用。


  “一池三山”源于中国的道家思想,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而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承袭老子的“道法自然”,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天为而无不为的道”。道家的自然观影响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上,便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自然仙境。



  一池指太液池,象征东海,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这体现了人们向往长生、祈愿基业永久。


  于是,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并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历代皇宫建制格局


  自秦汉起,“一池三山”大水面格局就注入到中国园林的血脉,传承两千年有余。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曾多次派遣数千人寻仙境、求仙药。但梦想破灭,退而求其次,营造了一处仙境——阿房宫,来慰藉一下自己求仙不得的失落。


  阿房宫内建有园林“兰池宫”,并在长安引渭水为池,在其中堆筑了三岛,用来模拟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以满足他长生不老,永坐王位的愿望。然而,阿房宫几乎无迹可寻了。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东方蓬莱神话,海外三仙山的流传,历代帝王海上求仙活动的兴起,致使“蓬莱”二字成为“仙境”的代名词,帝王对于“永生”的追求从不停止。


  汉高祖刘邦在兴建未央宫时,也曾在宫中开凿沧池,池中筑岛。汉武帝在长安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并取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模仿仙境。


  太液池用自然山水的形式来表现人间的仙境,不仅穿沼引水为池,如“沧海之汤汤”,池中有山,水光山色,构成海中有神山的仙境,又有龟鱼雕刻添景。池边长满了水生植物,生机盎然,彰显了造园的艺术性。


  由此可见,太液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完整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从此以后,“一池三山”成为帝王营建宫苑时常用的布局方式,为后世造园活动中掇山理水的范例。


  北魏洛阳华林园中有大海,宣一武帝令人在其中作蓬莱山,上建仙人馆。隋炀帝杨广于洛阳建西苑。北宋徽宗赵估在汴京城郊营造寿山良岳,立蓬壶于曲江池中。


  南宋高宗也在临安德寿宫中凿池注水,叠石为山,坐对而生三神山之想。金人灭宋,迁都北京,在西苑太液池的蓬莱山上建广寒宫。


  元大内御苑太液池中三岛布列,由北至南分别为万岁山、圆抵和屏山。明初建都南京,后迁至北京,以元大都为基础重建北京城。



  将元代的太液池向南扩展,形成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并以此做为主要御苑,称为“西苑”。西苑改万岁山为琼华岛,改圆抵为半岛,并与屏山相连。


  用砖砌成城墙,建成一座团城,与紫禁城隔墙相望在西苑的南部开凿南海,将水面扩大,并在南海中堆筑了一个大岛“南台”,从而构成了琼华岛、团城和南台一个新的“一池三山”形式。


  追本溯源两千年,对于“一池三山”格局的营造与丰富,不曾停息。


园林代表


颐和园


  颐和园,将“一池三山”的艺术创作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清漪园将一个大水面昆明湖用筑堤的办法分成三个小水面西湖、养水湖、南湖,每个水面中各有一岛,形成湖、堤、岛一个新的“一池三山”形式。



  颐和园在塑造三个大岛的同时,还在南湖大水面上增添了三个小岛一一知春岛、小西伶和凤凰墩,三个小岛都各有千秋,真正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高超与奇妙。


苏州拙政园


  中国古代民间园林中也多有在园中凿池、并在池中布置三岛,以象征仙山。苏州拙政园,原是一片积水弥漫的洼地。水池东北角的“小蓬莱”岛,飞建园时因势利导,浚沼成池,环以林木,建成一个以水为主的风景园。



  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水面约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三,水面中三岛布列,起到了分割水面,丰富景观的作用,形成了山因水活,水随山转之意境,颇有清幽、开朗、明静的自然山林风味。


  至远香堂向北眺望,只见一池碧水中有东、西二岛,东岛上有待霜亭,轻巧若飞,藏而不露,取唐代诗人韦应物“洞庭须待满林霜”的诗意为名。拙政园中除东、西二岛外,西园的北半部池水中也抱有一岛,岛上有与谁同坐轩、浮翠阁、笠亭等不同形式的园林建筑,景致丰富多彩。


杭州西湖


  畅游于美丽的西子湖畔,仍然可寻到“一池三山”的影子。辽阔的外湖西部三岛鼎足而立,南面最大的为三潭印月“小赢洲”,中间的为湖心亭,最北为阮公墩。


  三潭印月水域由桥堤分隔成四大块,呈“田”字形,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犹如仙山琼岛,故称“小赢洲”。湖心亭居全湖中心,环岛皆水,古人称之为“太虚一点”。



  “湖心平眺”乃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此外还有位于里湖西南角的孤山,四面环水,一峰耸立,东西长而南北窄,形如水中卧牛。白居易称之谓大海中的仙岛蓬莱,诗云“到岸请君回头望,蓬莱宫中在水中央”。


  一池三山注入了厚重的中华文化,效法自然,高于自然,园林模式不断地丰富与演变,影响着中国上千年的山水格局。


  你还知道哪些“一池三山”的园林代表,在下方留言吧!

 

本文标题: 历代皇宫建制格局:“一池三山”的文化渊源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717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