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立夏】抬头夏伊始 万物皆长大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5-06 10:27:52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凌空
核心提示:今天立夏,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对应《易经》巽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今日立夏,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对应《易经》巽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过了立夏,万物才真的直立起来。小麦拔节长穗,树木日渐繁茂,自然之物不断生长。夏总是不等春天暖透,便风风火火地来了,给予万物肆意生长的力量。



【立夏三候】


  蝼蝈鸣:立夏之日“蝼蝈鸣”。按东汉郑玄的解释,“蝼蝈”为蛙类,非蝼蛄(lóugū)。立夏鸣的据说是一种色褐黑的蛙。


  蚯蚓生:立夏后五日,“蚯蚓生”。蚯蚓又名曲蟮,蟮长吟于地下,感阴气而曲,乘阳气而伸见。


  王瓜生:再五日,“王瓜生”。此王瓜又名“土瓜”,“瓜似雹子,熟则色赤,鸦喜食之,故称‘老鸦瓜’”,非黄瓜。



【立夏习俗】


  古代,每逢立夏这一天,帝王都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举行迎夏仪式。夏季五行为火,对应的颜色为红色,所以,君臣在立夏这天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到了明代民间始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馈节、秤人、烹新茶等庆祝仪式。


  秤人


  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


  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


  立夏吃蛋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已经开始煮蛋,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焐在火缸子里煮,再放入酱油、盐和茴香,等蛋壳慢慢变红,满屋茶香弥漫,又香又入味。



  挂蛋


  从立夏开始,天气逐渐炎热,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容易身体疲乏、腹涨厌食,称之为“疰夏”。据说立夏之日,在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


  所以家家户户煮好蛋,放进用彩线编织的网兜里,挂在孩子胸前。可孩子们不急着吃,或绘上图案,或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头碰蛋头,蛋尾击蛋尾,蛋壳坚而不碎为赢,刺激又有趣,满屋尽是欢声笑语。


  尝新


  立夏,江南一带要“尝三新”。三新,南京人指玄武湖的樱桃、高淳的青梅、镇江的鲥鱼;苏州则指樱桃、青梅和麦子;无锡甚至分“地三鲜”(蚕豆、苋菜、黄瓜)、“树三鲜”(樱桃、枇杷、杏子)和“水三鲜”(海蛳、河豚、鲥鱼)。


  无论是何三新,尝时鲜,便是立夏的乐趣。朱红的樱桃甜蜜蜜,青青的梅酸溜溜,新麦清香,鲥鱼正肥。趁着午后的清风,挑一块海蛳肉入嘴,再嚼一颗蚕豆配酒,偷得浮生半日闲。



  夏日气温开始升高,极易烦躁不安,心火过旺,故立夏之时,应注意养护心脏,情宜开怀,安閒自乐,切忌暴喜伤心。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饮食上,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豆腐、槐豆、青梅、荷叶粥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晚春与流云挥手,吹来了立夏,带来了开花的音讯,以立夏为起点,夏季来啦~


 

本文标题: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抬头夏伊始 万物皆长大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727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