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有价玉无价”,中国古代为什么喜欢传玉?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5-15 10:31:43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乱世藏金,盛世藏玉。论起传承,从古至今似乎更偏向“传玉”,我们常在古装剧中看到一些大家族,选择玉作为传家之宝,婆婆摘下手上世代相传的玉手镯给新媳妇这样的情节。那么,为什么“传玉不传金”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乱世藏金,盛世藏玉。论起传承,从古至今似乎更偏向“传玉”,我们常在古装剧中看到一些大家族,选择玉作为传家之宝,婆婆摘下手上世代相传的玉手镯给新媳妇这样的情节。那么,为什么“传玉不传金”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黄金有价玉无价,黄金可以复制,可以用价格衡量;玉却不会有统一的价格,独一无二,能作为传家之宝的东西,当然是无价之宝了。黄金可以通过人的陶冶加工,可以得到相同的成色、可以做成质地和形状完全一致的器物。


古代玉


  在加工的过程若偶有闪失差错,可以重新熔铸重新加工。黄金制品可以用重量来衡量它的价值,但是玉制品却无法用质量来作为衡量价值的指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块玉,即使是同一块原料做的玉制品,其质地、颜色、光感等也不同,任何一件玉制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无法用统一的价格来衡量。


  尽管金也是稀罕物,但是金的产量远比玉高得多,加上地形的劣势和难以开采,玉的产量是极低的。物以稀为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古代,佩戴黄金并没有什么限制,不管你是贵族子弟还是商户人家,只要有钱就可以佩戴。它仅仅就是一种财富的象征,所携带的特有属性就是有钱,再加上金是金黄色的,给人财大气粗、暴发户的感觉。


古代玉


  而玉是只有达官贵人才可以佩戴的,品质极好的玉石寻常百姓根本更是望尘莫及,它是一种尊贵身份的象征。在讲究文化底蕴的中国,越是有钱的人家越是低调有品位,自然会选择多元化的玉石作为传家宝。


  很多文人雅士或者达官贵人都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夸人清高的时候说“视金钱如粪土”,看到有钱人就说浑身散发著铜臭味。而玉的话,看到漂亮的女孩,我们会说“亭亭玉立”,看到长得帅的男子就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把矛盾化解了就说“化干戈为玉帛”,还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两者一相比,金确实被看轻了很多。


  作为传家宝,传承是最重要的,中国历来有崇玉、爱玉、享玉的文化传统,“玉德”中包含了才智与情怀,是很多国家都不具备的独特的文化底蕴。玉是有灵魂有信仰的,它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只是表层的物质财富,还有深刻的精神内涵。


古代玉


  传家宝往往见证了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寄托了家族成员的情感和精神,凝聚家族力量。而家族的信仰又会反映在传家之宝上,家里的老人把玉石传给子子孙孙,是为了时刻警醒后代,不论贫穷或是富有,发达还是落魄,都要做一个像玉一样的人,具备温润,从容不迫,有气节,正直善良这些品性。


  中国有著几千年的玉文化,玉是被公认的吉祥之物,它吸收了日月精华,千万年的灵性,见证过沧海桑田的变迁,用玉作为传家之宝,既是在传物质财富,也是在传福气,一块上好的玉件能给人带来好运,能防身避祸,能祛病延年,寄寓著人们平安、幸福的愿望与梦想。


 

本文标题: “黄金有价玉无价”,中国古代为什么喜欢传玉?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734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