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为建筑大楼倒塌而酿成悲剧的事例不在少数,豆腐渣工程给百姓们带来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钢筋、水泥这些看似坚不可摧的建筑材料,在那些千百年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面前,真有些自惭形秽。
古代建筑为何能够屹立千年不倒?民间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有"墙倒屋不塌"之说,这都是怎么一回事呢?本期,我们一起来探寻下中国古建筑结构的神奇奥秘。
“梁柱”结构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梁柱结构是屋架的重要部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支撑重荷的立柱,二是联系这些立柱关系的梁和枋,三是横梁之上的梁架、檩、椽等附属木构造。
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它们共同支撑着建筑的重量,每一种构件都有特定的装饰手法与之相适应。
如果把屋顶比作一个有生命的人,那么梁柱就是其坚韧的骨骼,桁架则是附在梁柱上的结实肌肉,而斗拱则属于生命体敏感的神经,这种形象的描述是古建房屋重要构件的最好诠释。
柱是一种直立而承受上部荷载的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中国古代建筑受材料的制约和功能的需求,每一个单体建筑在平面上都要设置柱子来承托上部构架,因此,在古建筑木构架中,下架的柱子作为承重构件,是非常重要的。
类型有直柱、梭柱之别。直柱即无卷杀的柱,此外还有人像柱、束竹柱等。柱础,建筑物所用木柱下垫的石墩。主要用来承载与传递上部的负荷,并防止地面湿气腐蚀木柱。为了不影响柱子在结构上的承重作用,一般不在柱身上作雕刻处理。
梁是一段横断面大多呈矩形的横木,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依据梁的具体位置、详细形状、具体作用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大多数梁的方向,都与建筑物的横断面一致。
中国古代建筑大都是以木构架为主体结构形式,梁架结构的构架形式最常见的是抬梁式、穿斗式、抬梁穿斗结合式。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木构架形式梁架就是干栏式和井干式。建筑的规模夫小、平面组合、外观形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结构类型与材料特性的制约。
一般来说,采用抬梁与穿斗式结构的民居,在建筑规模与平面变化上,比干栏式和井干式为优。民间建筑中的梁架,不仅具有结构功能意义,还富于结构美与装饰美。
中国古代建筑有“墙倒屋不塌”,是因为古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起横向的梁枋,再在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的屋顶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在柱子之间的墙壁,只起到隔断作用,而不承重房屋的重量。
榫卯结构
除了上述的梁柱结构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榫卯结构。
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特色之一,亭台楼阁,飞檐翘角,在中国古代,人们造房子不用一颗钉子,单用榫卯结构,就能让房屋形成浑然天成的神奇构架。
榫卯是中国古代木构件利用凹凸相互扣合实现连接的一种独特方式。“凸榫凹卯”,在榫卯结构中,榫是木构件凸出的部分,又叫榫头。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为榫肩。卯是凹入的部分,又称榫眼、榫槽。榫和卯相互咬合,形成产生1+1>2的支撑力量。
从唐宋代到明代,经过不断改良和发展,榫卯结构生出了百变的花样,推动着传统家具、传统房屋建筑的变化和发展都趋渐成熟,不仅完美利用力学原理,也更加注重美学的表现。
作为古代木匠必备的基本技能,榫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及其他木制器械中,榫卯技艺在明清时达到最高水平。
因为工艺复杂繁琐、可替代的材料越来越多,榫卯用的越来越少。但由榫卯结构建造的古建筑,仍散发着中国古老智慧的光。
榫卯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作为中国古建筑精髓的榫卯结构,虽然每个构件都比较单薄,但整体上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这种结构不在于个体的强大,而是互相结合,相互支撑,这种结构成了古建筑和中式家具的基本模式。
榫卯虽不再日常,但也不乏传承者。现代家居中榫卯结构的应用,将中式极简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中国人心中,榫卯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与缩影。
中国五千多年的建筑主流,始终是沿着木结构为主的方向发展,木构架系统在世界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
从大气磅礴的故宫到精美细致的江南园林,中国古建筑设计精巧,一砖一瓦都蕴藏着老祖宗的高超智慧和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