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应县木塔——世界三大奇塔之一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5-29 11:45:00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诸葛连弩
核心提示:应县木塔本名叫做佛宫寺释迦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为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外观是五层,但是塔内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

  应县木塔简介:


  应县木塔本名叫做佛宫寺释迦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为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外观是五层,但是塔内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九层高塔全部用红松木建造,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全塔无钉无铆、精巧绝伦,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


  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9月,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世界最高的木塔”。但是,这还不算是它的最神奇之处。要说应县木塔最神奇的地方,莫过于它虽然不费一钉一铆,却历经风雨,屹立至今。



  应县木塔结构特点:


  应县木塔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木塔每层檐下及暗层平座围栏之下,都是一组挨一组的斗拱,转角外更是三组斗拱组合在一起,犹如多朵盛开的硕大莲花。据专家统计,应县木塔共使用54种240组不同形式的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斗拱最多的塔,堪称“斗拱博物馆”。


  应县木塔的内部结构与现代建筑中的“圈梁”近似,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对木塔颇有研究的应县文管所原所长马良先生说,木塔之所以能抗这么大的地震,现代科学已找到答案,这是因为木塔明层夹暗层,形成了刚体结构和柔体结构的有机结合。每遇大地震,这种结构便会将巨大的冲击释放掉,足见其整体结构的科学合理。


  一是通过石座层、地宫和笔尖状的结构降低了木塔的重心,使它能够抗倒伏。木塔的重心应在地表附近,重心贴地是它经历唐山大地震依然不倒的重要因素。


  二是通过卯窍结构形成了套筒框架,使它能够抗撕裂、分解。卯窍结构是木塔的关节,卯窍的抗震性能使它在地震中避免了裂解。木塔有内外两圈柱网,各层通过柱、梁、斗拱嵌套在一起而形成套筒结构。辽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进一步创新,在结构中大量使用斜撑构件,保证了结构刚性,改变了传统的四边形体系。由柱头枋构成的闭合木框起着圈梁作用,木塔的结构体系犹如一个刚性很强的八边形套筒,其中卯窍在框架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


  三是经典的卯窍结构——斗拱犹如汽车上的减震系统,它的摩擦力和旋转能吸收地震中的能量。由于斗拱系统本身是由若干小木料即斗、拱等卯接在一起,相当于许多小型的悬臂,它们能够调整倾角、平衡弯矩,因此在受到地震、炮击等异常震动时,斗拱成为一种阻尼装置,通过斗拱卯窍间的摩擦、错位,可以消耗掉外来的巨大能量,使得木塔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即使在现代,这也是理想的抗震结构。卯窍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使应县木塔在受到多次地震甚至炮击之后依然屹立不倒。可以说,卯窍结构是藏在应县木塔里的灵魂。

 

本文标题: 山西应县木塔——世界三大奇塔之一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742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1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1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