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信仰等千差万别,孕育了我国千姿百态的地方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们,根据实际情况依山就势、就地取材,衍生出特色鲜明的民居建筑形制。
这些富有特色的各地民居,是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瑰宝。今天我们要来了解的是下沉式窑洞。
黄土高原窑洞历史悠久,窑洞曾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冬暖夏凉节能节地的特点闻名世界,而下沉式窑洞,更是因其原始的生态理念、独特的中国传统院落空间,得到中外学者的称道。
窑洞按构造方式,可分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其中下沉式窑洞是最为独特的一种,是在相对平坦开阔的黄土地面向地下挖掘出的一个方形大坑形成院落。
地下窑洞(下沉式窑洞),又称天井窑院、地坑院、地阴院、洞子院等,这种世界稀有的建筑形式,是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观。现主要分布在豫西(河南)、陇东(甘肃)、晋南(山西)和陕北(陕西)等地。
建筑营造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这是进到下沉式窑洞建筑民居的奇特体验,进去村里看不到房屋,只看到院落里伸出的树梢。
下沉式窑洞是古老的生土建筑,属减法营造的负建筑形态,它的营造技艺比较复杂,反映了古人卓越的智慧。地坑院营造技艺包括完整的设计规制、设计模数和工艺口诀,绝大部分和现代建筑理念相吻合。
如依据“庙正院不正”原则,地坑院方位要稍偏;为体现尊卑秩序,主位要高大,口诀是:地势上高下低,天井上宽下窄,主窑为“九五窑”(主窑高九尺五寸,宽九尺),其他为“八五窑”(高八尺五寸,宽八尺)。
为解决通风采光,窑洞要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安装要“扑门仰窗”;建筑地坑院使用的土工尺子,长五尺,和古代男子的平均身高相似,通过其数值和尺度控制,保证各建筑部位与人体活动需要的空间协调平衡等等。
下沉式窑洞的营造,首先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边长10-12米正方形或长方形,深6至7米的坑,依地区和土质的不同而深浅不一。但极少一个村庄的院落各家深浅不一,这与当地农民的约定俗成以及照顾左邻右舍的心理平衡都有关系。
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窑院里开几孔窑各地也不统一。院落中的各窑分为主窑、副窑、厨窑、牲口窑、粮窑、柴草窑、门通道窑等各种功能的窑。
迎门的叫主窑,相当于地上平房四合院的上房,住家庭中辈份最高的长者;两侧客窑依辈份或长幼住晚辈;而仓储、杂物、茅厕等窑一般都在面对主窑的一侧。
进地坑窑洞的路,一般是在院内偏角的地方挖一个洞,往上挖成斜坡,渐成露天通道通向地面,供人畜出入,也可通人力车。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也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
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居住环境
有人说下沉式窑洞,是我国风水理论的起源,由此产生了四合院型建筑设计规则,即闭合环绕的建筑空间带有上见天、下接水的天井。
闭合环绕天井式的建筑模式,不必考虑风、冰雹、雨、雪或其它自然因素的侵袭。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低碳建筑理念。
地窑建筑除门窗外几乎不用建筑材料,造简费用低廉,窑洞还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居住在里面冬暖夏凉。因其绿色环保的特点,被称为“绿色建筑”。
90年代中期,由于地坑院占用土地过多,许多村子本着“退宅还耕”的要求,开始填埋地坑院,使地坑院这一民俗建筑遭到极大破坏。
没有人再挖造地坑院,“穴居”地坑院的人已日见稀少,废弃的窑院或填没,或塌陷,难觅往日风貌。
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传统村落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加之西方社会大力发展地下建筑及地下城市。下沉式窑洞这种古老而奇特的民居形式,再次被人们所关注。
我们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地坑院的保护模式与改造途径,为古老的下沉式窑洞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