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剧看多了,总会联想一下“如果我穿越回古代……”,试想一下回到古代最想知道的肯定就是自己的身份,是皇宫贵族、官宦人家还是底层百姓?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社会有着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衣食住行中的每一个细节或许都跟身份地位相关,就比如房子,不是你有钱就可以随心所欲的盖自己喜欢的房屋,古代盖房要看官职大小,面积多大,用哪种屋顶、用什么装饰砖等都有着繁琐的规矩,所以抬头看看你家屋顶就晓得自己拥有着怎样的身份!今天小编就带您一起了解下如何从古代建筑的屋顶来看官职的大小!
建筑就是历史的一个载体,从建筑上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印记。在古代,房屋的大小是有等级区分的,各级官员和富商缙绅宅第是大式,他们的特点是不用琉璃瓦,斗拱彩饰有严格的规定;而普通百姓的房屋是小式,在住房规格上颜色只能为黑白灰。
现在咱们来讲讲屋顶,不同于现代建筑屋顶的结构主要有平顶和坡顶,古代的屋顶样式就有22种之多,并且有着非常明确的等级之分:
然后咱们再从屋顶上看,等级次序由高到低为: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盝顶,卷棚顶。另外还有重檐和单檐之分,重檐顶等级高于单檐顶。总的说来,屋顶的等级由高到低排序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四角攒尖顶,盝顶,卷棚顶。
我们就在下文说挑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屋顶样式来解说一番:
硬山式:官吏中等级最低
硬山顶,即硬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等级最低,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
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封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然而从外形看也颇具风格。
庑殿顶:宫殿中等级最高
重檐庑殿顶,用于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最著名的要数现存的明清紫禁城(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如果你所住的这类房屋,不用我多说了请自行脑补下身份和剧情。
造型上庑殿顶又叫四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又叫五脊殿。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
悬山顶:最常见的屋顶
悬山顶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多用于民居建筑、神库(神库,仓库名。清代工部制造库下属单位之一),是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造型上悬山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其特征是:各条桁或檩不像硬山那样封在两端的山墙面中。而是直接伸到山墙以外,以支托悬挑于外的屋面部分。也就是说悬山建筑不仅有前后檐,而且两端还有与前后檐尺寸相同的檐。于是其两山部分便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得名。如果在古代你住的是这类的房屋,那么就是妥妥的老百姓喽。
攒尖顶:无等级
用于亭台楼阁等;盝顶及平顶等其他屋顶形式。
攒尖顶是指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这种建筑叫攒尖建筑。攒尖顶的垂脊和斜面多向内凹或成平面,若上半部外凸下半部内凹,则为盔顶。(盔顶是古代中国建筑的屋顶样式之一,其特征是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即宝顶。在这一点上,盔顶和攒尖顶相同,所不同的是,盔顶的斜坡和垂脊上半部向外凸,下半部向内凹,断面如弓,呈头盔状。盔顶多用于碑、亭等礼仪性建筑)。
总体来说屋顶样式代表的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在等级森严的制度下,古人们创造了样式繁多的屋顶造型,这些不仅仅是身份的代表,更蕴含着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