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古建家园愿大家端午安康!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说法不一,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纪念越王勾践、纪念介子推、崇拜龙神等。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纪念屈原,在这个传说中,人们赛龙舟是想要捞起投水的屈原,吃粽子则源于将粽子扔入水总以免鱼虾伤害屈原的遗体。
那么,古代端午节真正的由来是什么?吃粽子、赛龙舟都起于屈原吗?本期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古代,看看历史上的端午节。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
闻一多在《端午考》中考证:古代的越民族以龙为图腾,每年五月五日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一项便是在急鼓声中在水面上作竞渡游戏。这便是赛龙舟的由来。
赛龙舟这种水上竞技活动,据《纪纂渊海》记载,起源于越王勾践。《事物原始·端阳》亦云:“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
而关于粽子,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菰叶将黍米包成牛角状,这是最早的粽子,俗称角黍;战国时期,人们便是用竹筒装米,然后密封,用火烤熟,俗称“筒棕”。
端午节最早的起源,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就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都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之后,古人又赋予它们更多的人文内涵。
每个朝代如何过端午节?
在漫长的岁月里,每个朝代过端午节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同多异少。
汉朝,宫廷会要求郡县诸侯国进贡枭(猫头鹰),因其长相欠佳、叫声凄厉,被人们视为不详的象征,古籍中又多有猫头鹰长大后会吃掉自己的母亲的记载。
汉朝以孝治天下,所以在端午节捕杀枭,做成羹汤赐给群臣食用,除绝邪恶之意。这个习俗局限于宫廷,并未流传至民间。端午节杀枭一直持续到清朝依旧有记载。
汉代“吏员每五日一休沐”,意思是上五天班放一天假。除此还有节日假,冬至和夏至是两个重要节日,官员们都要放假。那个时候端午节还没有成为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所以端午节不放假。
唐朝,端午节的过法可以看到现代的影子了,比如吃粽子,在粽子上缠上很多彩色的线,并在里面用粳米、大枣、粟等,这种粽子取名百索综。
唐代端午赠扇成为民间风尚,《秦中岁时记》中记载,长安城中“端午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在端午之前两天,长安东市以“扇市”为名,这也说明了端午节赠扇的风俗的盛行。
唐代的放假制度在古代各朝代中是比较规范,深刻地影响着后世,这其中就包括明确规定端午节放假一天。
宋朝,端午节开始在门头悬挂艾草,用艾草进行沐浴,在当天女人要带象征艾虎、五毒等图案的配饰,寓意驱毒辟邪。宋代,粽子品种繁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槌粽、九子粽等。除了粽子以外,宋人还会食用香糖果子、白团、紫苏、饮蒲酒等。
元代,因在赛龙舟时出现了严重事故,元世祖下令禁止在端午节进行“赛龙舟”。后来,明朝政府也下令禁止,但民间“赛龙舟”的热情丝毫不减。
明代对官吏的管理十分严格,假期也很少。只给元旦、冬至、元宵三个节日放假。端午节不放假。
到清代,根据乾隆年间的《大清会典则例》,当时虽然有6个节日放假,但假期统共只有14天,即元旦7天,上元3天,端午、中秋、重阳、皇帝诞节各1天。
清朝,乾隆曾下谕旨宣称:以后每年五月一日起挂五毒荷包。因此,清朝皇室的端午节其实从五月初一就开始了,直至初六结束,一连5天庆祝。
乾隆皇帝对端午节格外重视。乾隆年间,端午节要摆粽子供、设“粽席”,表示人与神共同享用美味粽子。端午节当天,宫中几乎不吃别的东西,用膳全部是吃粽子。
端午节这天,乾隆皇帝的穿着打扮也有讲究。乾隆朝冠上戴艾草尖,身穿蓝棉纱袍、红青棉纱绣二色金龙褂。另外,还要拴龙舟大小荷包和五毒小荷包。皇后、皇太后及宫中女眷头上戴五毒簪、艾草簪,或绸布制的老虎簪。
过端午节,宫中还有许多活动,例如演屈原沉江应节戏、圆明园福海内赛龙舟,以及端阳赏赐、各地进“端阳贡”等。乾隆赏的多为纱、葛、扇子、香饼、香包、香袋、宫珮等物件,还赏紫金锭、蟾酥锭、盐水锭这些避暑药品。这些虽非至宝,但也都是精细珍贵的好物件。
清代端午节“赛龙舟”已十分广泛,在乾隆年间(1736年),台湾也开始举行“龙舟竞渡”比赛。
如果仅仅把过端午节看成是3天假期,那就误解了国家将其设立为法定节假日的初衷。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挂菖蒲、艾草......这些传统习俗,是端午节的仪式感,也是文化的自信。
这些习俗承载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祝福。
你还知道哪些端午节的故事?可在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