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中国戏曲博物馆’……尤其是那个精妙绝伦的戏台和演出场所,连贝聿铭这样的国际大师都视为奇迹,但整个博物馆的原址却是在‘全晋会馆’,即山西人到苏州来做生意时的一个聚会场所。说起来苏州也算是富庶繁华的了,没想到山西人轻轻松松来盖了一个会馆就把风光占尽。”
——余秋雨《抱愧山西》
全晋会馆历史背景:
会馆是离开故土寄寓异乡的经商者们所建立的一种同乡性的行会组织。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在江南经商极为活跃。据《清高宗实录》卷139载:“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者,多系晋省人”。在苏州,山西商人“来苏办货者,向从浦口行进,向来久矣。”大量的山西商人来到苏州,他们不仅遇到人生地不熟,语言交流不便的困难,而且遇到了苏州地区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状况。山西商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商业利益,于是便广泛联络寓苏晋商,共同协商,合力对外。而会馆,就是山西商人们交流商情,联络感情的重要场所。
全晋会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旧城平江路张家巷。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山西钱业商人创建。后毁,为山西丝茶商人重建。全晋会馆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以中路为轴,分中东西三路建筑。中路建筑是会馆的主体,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有门厅、有鼓楼、戏台和大殿,是当时晋商们举行庆典和娱乐活动的场所。西路建筑庄重朴实,筑有两厅一庵。楠木厅和鸳鸯厅为晋商们交流商情、相互借贷、调剂资金的洽谈场所;万寿庵是为停放已故在苏晋商灵柩之处,每年由山西派专船将灵柩迁回故土。东路有房屋数十间,供短期来苏联系事物的晋商寄宿存货,以及在苏破产失业的晋商借住。
门厅一座典型的三开间清代砖本雕刻单檐歇山建筑。门厅连接八字砖雕照壁墙,门厅前半部分的轩廊呈花瓣状,名为“海棠轩”;后半部分的轩廊呈弓弧形,名为“鹤胫轩”。两轩廊顶端的八朵彩色斗拱,雕饰“凤穿牡丹”,气势不凡,显示出华丽与富贵。“海棠轩”廊坊之上饰以双排金黄木雕蝙蝠,坊下饰以朱红金钱纹垫拱板,连接三幅宫式万字纹挂落,中央镶嵌三盆“万年青”,是寓意“福”“禄”“寿”的群雕。门厅设置三座六扇黑漆大门通向馆内,平日只开中门。中门两边安置两块饰有狮子浮雕的圆形抱鼓石;两扇大门上绘有工笔重彩门神“尉迟恭与秦叔宝”,传说能去邪镇妖,保佑平安。
进入门厅,两旁是对称的歇山顶亭阁式吹鼓楼,近方形,二层,歇山建筑,为罕见的礼仪建筑。每年会馆举行庆典之日,两厢吹鼓楼各有6名乐手,手持各种乐器,端坐在朱栏轩窗之内,吹弹于纱幔垂帘之中,或以悠扬的丝竹之声,或以嘹亮的鼓乐之声,恭迎宾客的来临。
下一进为成凹字形,戏台连接西东厢楼建筑群。全苏州保留最精美的戏台就是这座。据说,全晋会馆每遇皇帝诞辰之期、国家大庆之日,均举行隆重庆典;每年农历正月半,都要用整牛、整猪、整羊“三牲”举行祭祀仪式,鸣钟击鼓,极为隆重。庆典或祭祀后,还有盛大的演戏酬神活动。每当经商者生意兴隆,财源丰厚时,也要举办庆贺娱乐活动。
古戏台是当时的演出场地,也是会馆古建筑群的精髓所在。戏台坐南向北,台面高出地面约2.7米,边宽约6.5米,围有“吴王靠”,形成36平方米左右的正方形。台顶覆盖黑色筒瓦,龙吻脊,飞檐翘角,俊秀柔美。檐口额枋缀饰浮雕,上有双凤对翔、二龙戏珠;金狮倒垂台柱,蝙蝠静伏裙壁。拾级登台,可见上方红底镶黑的鸡罩形藻井,内壁榫卯连接、排列有序的18条324只黑色浅雕蝙蝠与18条306朵金黄色圆雕云头相依相绕,盘旋向上18条圈,汇集在顶端中央铜镜上。如此独特的造型、结构,使静态的镂雕艺术产生动态的生命活力;他与四方形的台面上下对照呼应,构成天圆地方、天动地静的意境,寓意方中含圆、静中蕴动、阴阳平衡、对立统一的宇宙哲理。藻井还具有将数百只浅雕蝙蝠与数百朵圆雕云头镶嵌在由数百块黑色小木板拼合成的底板上,形成由一千多块凹凸不平、排列有序的小木板组成的藻井壁。当台上发出的声波聚拢在藻井中时,就由这一千多块小木板将声波反弹折射到露天剧场的各个方位,产生余音绕梁的音乐效果。
古戏台的后部是供演员化妆候场的后台。两旁与之连接的是长达21米的包厢式东西观剧庑廊,称为耳楼或厢座。庑廊上下两层,楼层女宾席为晋商女眷观戏专座。
与戏台南北相望的是巍峨的大殿。原会馆大殿称为“关公殿”,内置关公像。原“关公殿”已于1976年因占用单位不慎失火毁于一旦。现歇山顶大殿是1986年从谢衙前灵鹫寺移建的。殿前构筑花岗岩露台,作为观戏主宾席。戏台、庑廊和大殿合围成一个封闭性的一千多平方米面积的庭院。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在平面布局上的基本特点,此处独具建筑艺术美感的庭院变成了可三面观戏的露天剧场。
据记载,苏州历史上曾先后有过二百六十多处会馆公所,但留存至今较为宏大且具代表性的完整的当属全晋会馆。据说民国时全晋会馆的名誉理事长就是“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