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中国有着非凡的象征意义,龙文化在现代中国绝非仅仅存在个别遗迹,而是依然保持强大生机,扬弃掉封建主义、神秘主义、专制主义的消极因素,中国龙文化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中虽不能起到历史上的那种主导作用、主流文化作用,但仍对中华民族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石雕龙柱通身塑有缠柱云龙,柱上横贯一块美丽的云板,好似行云插入云际。顶端承露盘上的蹲兽,栩栩如生。素有吉祥、华贵、诚信等意,是单位公司、家居、办公装饰、园林观赏、馈赠等之佳品!立在广场路边成为景观和地标。
石雕龙柱的定义
指用天青石、霞玉、缅甸玉、汉白玉、墨玉、佘太玉、砂岩、大理石、花岗石、银灰白石、雪花白等石材玉料雕刻的龙形浮雕柱体。有圆形和棱形。
石雕龙柱的产生
龙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传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那时,人们在交通要道设立一个木柱,作为识别道路和标志,后来的邮亭、传舍也用它作标识,它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后来统称为“桓木”,因为古代的“桓”与“华”音相近,所以慢慢读成了“华表”。
在这根木柱上,行人可以在上面刻写意见,因此它又叫“谤木”或“诽谤木”。“诽谤”一词在古代是议论是非的意思,就是现代的提意见,所以它又具有现代“意见箱”的作用。据史书上记载,尧时的诽谤木以横木交于柱头,指示大路的方向,天安门前的华表仍然保持了尧时诽谤木的基本形状。
天安门前的华表上都有一个蹲兽,头向宫外;天安门后的那对华表,蹲兽的头则朝向宫内,传说,这蹲兽名叫犼,性好望,犼头向内是希望帝王不要成天呆在宫内吃喝玩乐,希望他经常出去看望他的臣民,它的名字叫“望帝出”,犼头向外,是希望皇帝不要迷恋游山玩水,快回到皇宫来处理朝政,它的名字叫“望帝归”。犼头下面的部分即龙柱。
石雕龙柱新时代作用和价值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西洋美术史》上也这样认为:当我们想起过去的伟大文明时,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应用看得见,有纪念性的建筑作为每个文明独特的象征。
园林石雕是“凝固的音乐”他有强烈的暗示作用,对社会心理的作用非常大,建筑史可以与人对话的,它能表现中华民族的风貌。一座龙柱就是一座中国古建筑的标本,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