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古代建筑物构建或者家具等都有着雅称或者典故,今天就由中国古建小编来为大家解说【美人靠】。
“美人靠”是徽州民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的靠椅的雅称。徽州古民宅往往将楼上作为日常的主要憩息和活动的场所。“ 美人靠”也叫“飞来椅”、“吴王靠”,学名“鹅颈椅”,是一种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故名。其优雅曼妙的曲线设计合乎人体轮廓,靠坐着十分舒适。通常建于回廊或亭阁围槛的临水一侧,除休憩之外,更兼得凌波倒影之趣,这给中规中矩的徽式庭院增添一点飘逸。
美人靠出自明清时期的徽式建筑。中国南方的民居,徽式独具一格。粉墙黛瓦,庭院深深,内有天井。庭院楼上的天井周边,设有走廊和栏干,栏干边上的美人靠,与雕梁画栋、藻井花窗构成庭院里的楼阁之美。古代女孩不能轻易走下闺阁,自然会有寂寞和烦闷,只能倚在闺房门前的美人靠上,遥望天井上空的蓝天白云,窥看出入自家门楼的过往宾客。
长长的美人靠可坐可倚,也可供人躺下。它的靠背弯曲,像鹅的颈项,所以又叫“鹅项靠”。美人靠出自江南水乡的干栏式建筑,“鹅项”与吴语的“吴王”读音相近,而吴王拥有美人西施,便引起人们很多关于西施的联想。西施是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人,不知压抑着多少忧愁。古人解忧,往往临水登楼,眺望青山远水和遥远的故乡。人们想象西施也会登楼解忧,倚靠在鹅项靠上,就把鹅项靠叫成了美人靠。这样的传说很美丽,却与历史不相符合,因为中国到了宋代才有椅子出现。
美人之美,不全在于美人,更在于美人与情境的相合。春秋中后期的西施,一定没有坐过美人靠。唐代美人也可能没有美人靠。试想那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那女子天天倚靠江楼栏干,眺望江上归帆,盼望郎君归来。如果有一排美人靠,她倚立过久累了的时候,可以坐一坐,躺一躺,心累而身不累。
人在疲惫的时候,站着想坐,坐了又想躺。人在悠闲的时候,观赏景色的时候,也需要放松自己。江南的园林,长廊短亭,楼阁水榭,都有美人靠,向着湖面或荷池倾斜,让走累的游客舒适地休息一下,更加悠闲地观赏景色,可见美人靠不仅仅属于美人。宋代以来的家具,以椅子代表人体的解放,不再经常跪着生活。宋代的木建筑除了营造技术登峰造极以外,把木建筑的艺术也发展到第一个高峰。今人已经很难见到宋代的建筑,唯有少量明清木建筑还在风雨飘摇中生存。
深山古村也有美人靠。比如武夷山的下梅村,如今还保存着大片的明清古民居,以木雕、石雕和砖雕装饰。一条小小运河,长约一里路,缓缓穿过古老的街市。沿河修建长亭长廊,栏干边上留下美人靠。当年来下梅赶集的,从运河上船下船的,或是无事来看风景的,都在美人靠上坐过躺过。
其实美人靠无须美人倚靠,它自身就是一道风景。乡下的廊桥也有美人靠,中国南方廊桥多,又以侗族村寨的廊桥最为密集,叫风雨桥,又叫红桥。侗族逐水而居,溪流纵横,处处可见风雨桥,很有白居易的诗意:“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很多风雨桥的栏杆靠椅做成美人靠,供寨子的男女老少休闲相聚,也供过客休憩,美人靠与风雨桥的斗拱重檐的一切构件,构成风雨桥之美。
美人靠与干栏相依,干栏式民居出自江南古百越族,侗族和苗族的先民都来自江南水乡,在大西南重建家园,继续修建干栏木楼。它们的木楼都有美人靠,贵州苗族的美人靠最为讲究。苗族择高山聚居,密集的吊脚楼紧紧相连。如果去贵州旅游,见到有美人靠的吊脚楼,多是苗族的民居。苗族的美人靠叫“豆安息”,姑娘可以凭栏远眺,也可以随时走下木楼。她们没有徽州女子的娇贵,可是比她们自由。
《营造法源》中说:“栏杆常装于走廊两柱之间,以作藩屏,或装于地坪窗、合窗下,以代半墙。”今天的“美人靠”只是栏杆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或许它不再承载着那些流年易逝的多愁善感,它只是安装在半墙或坐槛上面,让人憩坐、倚栏凭观的长条靠椅。但它抹不去的是历史留在它身上的点滴记忆,它记载着那些幽远悠长的悲欢离合。
现代人住进了高楼大厦,再也没有那些繁复的建筑雅称。现代沙发远比美人靠舒适,但是不能摆设户外,没有美人靠的那些情韵。一些古典式的公园还有美人靠,有木工厂专门生产美人靠部件,都是硬木制作,经得起风雨。在一些城市的商业步行街里,往往在街心设置一排排固定的长靠椅,有的做成美人靠形状。人们在商场迷宫里走累了,可以歇一歇,靠一靠。这样的美人靠不是留给美人的,而是人走累了需要美人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