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构件。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
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
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
汉代瓦当在工艺上达到顶峰。纹饰题材有四神、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及云与字、云与动物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
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
宋代开始用兽面纹瓦当,明清多用蟠龙纹瓦当。
以秦、汉两朝为主的遗存瓦当上看,它们的装饰大体可以分为以文字为主和以图像为主的两类,前者可以称“字当”,后者称“画当”。
文字瓦当在汉代占主要地位,大致分两类,一是建筑物专用的,如甘泉宫瓦当“长生未央”。汉武帝兰田行宫瓦当“鼎湖延寿宫”等。再有就是赞颂与吉祥语文字瓦当最多。如“千秋万岁”、“长生无极”等。使用四个字的瓦当较多,文字最多的可达十二个字。
瓦当上刻印建筑的名称是当时常见的现象,如“上林”“甘林”“建章”等,这些都是汉朝都城著名的王朝宫殿名称。也有刻记某一官署、墓、祠庙名称的,如“都司空瓦”“万家冢”“西庙”等。
吉祥语是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主人的美好心愿,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地各种民俗活动中,在建筑装饰中也常见到,例如吉祥、万事如意、千秋、万岁。
瓦当字体通常用秦篆和廖篆,也有隶书。字体富于变化,多随意弯曲,挺拔遒劲。瓦当上的字数多者十余字,少者仅一个字。
“画当”即在瓦头上刻有各种画像的瓦当,它们在早期瓦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画像的内容上看,动物、植物、云纹、绳纹的都能见到,其中以动物居多。
战国时期青铜器上常见的饕餮纹在同时期的瓦当上也能见到——饕餮,大鼻居中,双目圆睁,头上有双角,似牛又似虎,面目狰狞,它并非自然界的兽类,而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神兽,象征着当时多国之间相互争斗、相互残杀的野蛮时代。
饕餮的怪异形象具有一种狞厉的美,可能是原始人类的一种图腾,具有神圣的意义,如今出现在小小的瓦当上。这一方面说明任何装饰的内容总离不开那一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同时也意味着瓦当装饰在当时所处的地位。
瓦当造型千姿百态,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也是研究古代绘画、雕刻、书法艺术以及各时期的经济政治历史发展的重要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