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致的仿古窗花到大型立式木雕工艺品,从仿古建筑雕刻到木雕板画,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古建木雕”代表性传承人舒策班都信手拈来。他默默坚守着祖辈的木雕手艺,刻苦钻研三十载,培养学生、徒弟30余人,只为传承民族精粹。
受祖辈熏陶承业
在舒策班的工作室内,木料、操作台、木材切割等各类工种作业区域划分明确,材料堆放、工具摆放井然有序。记者现场看到,一张操作台上摆着一些仿古木雕窗花,以及刚刚雕刻完成的书法家的字帖,还有一幅花形的半成品花窗,上面一片片弧形花瓣的形状,精细又严整。
在房间的另一张木雕操作台上不见工匠,边上摆着一台电脑,雕刻机一直在“呜呜”地响着,机器臂上一把刻刀,在一块被固定在台面上的红木上刻着……舒策班告诉记者,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前全部雕刻都依靠匠人的一双手,现在可以先借助机器打出大致图案,但大部分细致的雕刻还得靠手工。
1970年出生的舒策班是温州泰顺人(后三溪水库移民搬迁至龙湾),祖辈以古建筑营造技艺为业。他自小便帮着家里人打下手。“在学业不忙的时候就拿起木头和爸爸一起做工,可以说是从小就有了这个基础的。”在父辈的熏陶下,舒策班对木作、雕刻、绘画都有极大的兴趣。高中毕业后,在父亲的鼓励下,舒策班决定先去技校学好绘画,这为舒策班将来的木雕手艺打下了基础。在技校学习一年后,经老师推荐舒策班去了东阳,跟着木雕厂里的几位师傅当起了学徒。
在诱惑下坚守初心
舒策班学成归来,22岁的他便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店面。经过多年努力,他渐渐成了当地公认的优秀木雕匠师。日复一日地做木雕,舒策班的手艺越来越精湛,但经济收入却依旧平平。“当时身边的人都当起了大老板,就我还是一个手艺人,觉得不太甘心。”30多岁的舒策班开始下海做起了贸易。
“做了两年生意,钱是赚得快,但还是想做木雕,只有做木雕我才能开心,而且也不想放弃这么多年辛苦学习来的手艺,也想把这技术传下去。”于是,他放弃了高收入的生意,又拿起了自己苦学多年的木雕手艺。
而这次的回归,舒策班是抱着必须做出成绩的心态。“既然决定要继续做,就要把手艺练到最好,精益求精,因为不管是古建筑木雕这一行业,其他手艺也是一样,每一份都是需要工匠本身来传承。”随后几年,他接连获得了多个全国性的金奖、银奖。
默默传承古建文化
“希望通过我这双平凡的手,把这项中国的国粹传承下去。”舒策班说,中国古建筑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文化精髓大多流传于民间,工艺绝技掌握在工匠之手,要把这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是大家的责任和义务。近几年,为了提升自己的技艺,他先后参加了温州市书画院高级研修班、浙师大书画培训等多个学习课程。
30多年来,舒策班不仅培养了一批木雕手艺传承人,也让古建木雕为更多人熟知。作品《方格窗门神》获得2004年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众志成城》获得2007年首届中国手工艺品博览会一品徽韵精品评比金奖,古建木雕作品《神威门神》获2018年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国匠杯”金项奖……多年来,舒策班获得的奖项荣誉数不胜数,他还曾先后受国家文化部委派应邀前往阿联酋、阿曼等国家参加艺术交流和现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