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这也许是对江南水乡民居最好的注解。心思巧妙的江南人,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创造出了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
水乡民居,自然与水关系密切,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河网密布,这里的房屋多依水而建,“贴水成街、就水成市”,形成优美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集镇景色。既方便取水,又方便水路运输。
水乡民居的一大特点就是空间利用率高,南方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土地珍贵,无论是平面布置还是空间设置,都尽量让其发挥到最大的效用,在建筑构造上,下足了功夫。
因水乡水面多面可以使用的建筑面积狭小,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在不影响河道船只运行的情况下,很多人家还会借取河面空间作为自家屋舍的一部分。其借取的方式主要有吊脚楼、出挑、枕流、倚桥等。
“吊脚楼”是建筑的一小部分伸出在水面上,此部分必须依靠木柱或石柱等来支撑。上部可以是楼房或阳台,下面还可以设踏步,以方便家人洗涤和取水。
“出挑”是利用大型的悬臂挑出,出挑大的可以成为房屋的一部分,出挑小的可以作为檐廊,类似于阳台,可以乘凉、观景。
“枕流”是整栋建筑都建在河面上的形式,窄的河面可直接凌空架梁,宽的河面就要在水里竖立石柱,支撑上面的建筑物了。有些人家因为近河两岸都是自家房屋,便用“枕流建筑”把两岸的房屋连接起来。
“倚桥”也是一种住宅借取方式,也是水乡民居独有的一个建筑特色。江南水乡的某些民居,因为靠近小桥,便利用小桥的桥体作为民居的一面侧墙,这样既省去了再建一面侧墙的部分材料,也方便了上下桥,可谓是省时、省力又省心。
因为水乡地狭,所以民居的庭院空间、住宅院落都比较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房屋组合比较灵活。房屋墙壁都比较高,墙体相对单薄,有利于通风散热,降水较多。屋顶的坡度一般都比较大,便于排水。
民居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檩,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墙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以起到防潮的作用。
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水乡风貌。
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能起到防火的作用,同时也有很好的装饰效果。白墙与青砖黛瓦相匹配,有利于反射阳光,清爽干净。
水乡的各户各宅虽然同为临水民居,但因为屋主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等的差异,以及房屋建筑基地条件的差异,而有具体不同大小的规模,也便产生了不同的水乡民居形态。
在水乡的构成要素中,桥梁、码头、道路等,都是民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水乡民居粉墙黛瓦,高耸而轻巧的楼房沿河而建,倒映于河中,成就了一副书卷气息的中国泼墨山水画。船只穿梭,河水荡漾,衬出了江南水乡的活泼与灵秀。
小桥流水人家,青砖黛瓦白墙,这样的水乡民居,你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