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西保存最完整的经正书院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8-26 15:29:14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一念执着
核心提示:你知道广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书院在哪里?它就是位于东县城中心的经正书院,这是一座由砖木结构、朱梁画栋建成的古院。据了解,当年邓小平当年领导百色起义时创建的右江苏维埃政府就设在这里。

  你知道广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书院在哪里?它就是位于东县城中心的经正书院,这是一座由砖木结构、朱梁画栋建成的古院。据了解,当年邓小平当年领导百色起义时创建的右江苏维埃政府就设在这里。


走进广西保存最完整的经正书院


  在清光绪二年(1876)冬,恩隆县知县陈如金,因见当地初行改土归流,采风问俗,亟需培养文人学士,乃于次年仓促办学,借民居为书院,取名“经正”。因报名读书的生员太多,同年年底,陈如金动员大商号捐资建造书院,并发动四乡民众捐资建院舍,是年冬始建,光绪四年(1878)落成。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县立丙等小学堂。


  当年的经正书院前院为四合院,后院为单排平房,院舍系砖木结构,一色青砖铺地,青砖砌墙,青瓦盖顶,白灰勾缝。整体布局沿用中华民族建筑艺术中传统的中轴对称,讲堂1座3间,左为延宾之所,右为院长起居室,中为石砌甬道,两旁为学舍各5间,以聚生徒。门有对联阐明书院主旨:“经天纬地,正心修身。”大门1座5间,后有空地,以备日后扩充。


  由于主持基建的县令陈如今来自浙江,整个书院的建筑风格兼具东南的韵味。四合院以回廊为帘,临街高墙以砖砌为窗,朝内的一面则墙为台,木窗为墙,借助于院落的空间,既安全,又亮敞。峰墙简朴,不饰豪华;流水挑梁突兀,以适南国的暴雨;居室上部以木梁架撑,空旷干爽;立柱以石为基,避潮防腐。据《田东文史资料》记载:“清光绪初年,平马建为恩隆县治,在今之南华街建筑平马土城,城内建县署,经正书院和城隍庙,驻军上字营,扎在城外的小西门边,平马厘卡设在壮帝庙前右江岸。”


走进广西保存最完整的经正书院


  如今,这些古老的建筑已了无痕迹,城隍庙已开辟为学校,城外军营被漂亮的旅馆所代替,厘卡变成了繁忙的港务站,唯有经正书院历经沧桑,保存了下来,成为广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书院。


  现在的经正书院,1963年国家曾拨专款进行修缮。修缮后的面积为7336.2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290.72平方米。前、中、后三院,各院自成体系,均为四合院。每个院落的建筑,柱子桁条根根笔直,红门红柱,青砖青瓦,古色古香。各部分建筑互相连接,互为整体,朴实、自然、传统。院内保存的大量碑匾楹联,显出一派斯文气息。建筑特点,自成一格,形成强烈对比。据书院旧址管理部门介绍,书院的梁柱原来全部采用十分结实的红木制成,修复时一根未换,结实程度连铁钉都打不进去。


  说完了建筑,我们再来聊聊这座书院的藏书价值。


  关于经正书院的藏书价值,郑卫东、武庆玲所著《百年云南出版与贸易》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云南省图书馆创建于宣统元年九月,其前身为经正书院藏书楼。”看来,赫赫有名的云南省图书馆在创建之初,占用的是经正书院的藏书楼。而关于云南省图藏书的来源,该专著中又做了如下的描述:“光绪末年书院停办以后,将经正书院、五华书院和育才书院的藏书汇集在一起,构建起云南图书馆的最初藏书规模。1911年7月,改名云南图书博物馆,设立采编、阅览、印售、总务四个部门,其中印售部根据都督府的命令,接收了云南官书局发行的图书和曾刻印的书版,继续刻印书籍销售。”


走进广西保存最完整的经正书院


  清代昆明有“三大书院”之说,藏书最多者应该就是经正书院,张维在所著《袁嘉榖传》中说到:“经正书院的藏书颇为丰富,可称‘富甲滇南’。除最早的73部经史典籍外,后来又从沪、粤、楚、宁等地先后添购数十万卷书籍,包括一些实用的新书和译著,如《海国图志》、《万国史记》及一些丛书等。”


  至少张维认为,经正书院的藏书称得上是云南第一。


  以上就是关于广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书院——经正书院全部内容,希望对你了解它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 走进广西保存最完整的经正书院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01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