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古建筑在装饰上有很多讲究,在其屋脊上有一种构件被人们俗称为“神兽”。众所周知,古建筑屋顶上一共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而上面除了吻之外,还有很多走兽类的装饰,它们被合称为“五脊六兽”。它们的位置在垂脊或戗脊的脊端。神兽的形态都很特别、非常有意思。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里,起脊的硬山式、悬山式和庑殿式建筑有五条脊:正脊、垂脊、戟脊、围脊、角脊,其中最顶上的水平方向的脊为正脊。正脊两端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硬山式建筑可为老百姓用,悬山式一般是商业使用,庑殿式建筑则是宫殿建筑形式,只有皇家理事的地方才能使用。
中国古建筑都是以木材为主料的,常有雷击起火使得殿宇楼阁尽毁。《青箱杂记》中有云:「汉柏梁台灾,越巫上厌胜之法。起建章宫,设鸱鱼之像于屋脊,以厌火灾,即今世之鸱吻是也」。鸱吻就是吻兽,古人将之置于屋脊之上以避火灾。此事在《唐会要》、宋朝《营造法式》等文献中也有记载。
古代建筑的屋脊大都是由木材覆盖瓦片构成的,屋脊的坡度让檐角最前端的瓦片承受了来自后方的推力,同时容易被大风吹落,所以需要瓦钉来固定。为了保护瓦钉免受雨雪侵蚀,角兽就用来当做铁钉的帽子,垂兽、戗兽、套兽也都是一样的道理。这些兽自唐宋时的一只逐渐增加,到了清朝已形成了一支队列。
而除了正脊两端的吻之外,还有很多走兽类的装饰,因为它们的形象都非凡间可见,所以也称为“神兽”。它们的位置在垂脊或戗脊的脊端,它们的排列和所用数量是很有讲究。
关于建筑上神兽的使用,清朝规定,仙人后面的走兽应为单数,按三、五、七、九排列设置。根据建筑规模和等级不同,数目也有所不同,数目越多表示级别越高。多为单数一、三、五、七、九,只有故宫金銮殿不同,有第十兽「行什」,天下无双。其次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的乾清宫,有九个;坤宁宫原有七个;东西六宫是五个;配殿一至三个。
例如乾清宫,它是明清两代帝王的寝宫,在脊上就排列有九个走兽,案例是最高等级。但太和殿的地位显然比乾清宫更为显赫,因此在太和殿的脊上多设了一只神兽——行什,它是能飞的猴子,可以通风报信。而交泰殿是皇后在重要节日接受朝贺的地方,较乾清宫又低了一级,所以只有七个小兽。
这些小兽领头的是“骑凤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根据民间传说,骑凤仙人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借着他的关系往上爬,姜子牙看出了他的居心,而且知道此人才能有限,便告诉他再往上就会摔下来。后人将此人放在屋脊的边缘,以表示无路可走的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战国时期的齐国湣王即位后,穷兵黩武,骄纵自大,致使君臣不和、内外树敌,终于引来五国联军的讨伐,出逃之后还被一路追杀。眼看走投无路之时,一只凤凰飞到齐湣王眼前,齐湣王飞身跨上凤凰背项逃走,绝处逢生。所以,这脊端的仙人骑凤也有“逢凶化吉”的寓意。
屋脊上的每个神兽都有各自的意义,龙象征天子;凤比喻有圣德之人;狮子代表勇猛、威严;天马与海马是神话中吉祥的化身;狻猊,据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法认为是龙九子之一;狎鱼是海中异兽,灭火防灾;獬豸也是传说中与狮子类同的猛兽;斗牛在传说中是一种虬龙;行什是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人像。
故宫宫殿脊上的神兽,在色彩与材质上均与殿的屋瓦一致,和谐统一。它们立于脊上,除了区分等级,还有重要的装饰作用,给庄严肃穆而恢宏的宫殿中增添了一道活泼、灵动、可爱的风景。